[发明专利]一种3C产品内部长宽尺寸的测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85588.1 | 申请日: | 202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4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祥;王临昌;潘冠健;周少峰;郑晓泽;唐小琦;陈英滔;谭辉;汤胜水;孟伟;廖建金;徐亮亮;吴增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姆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G01B11/02;G01B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惟盛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5 | 代理人: | 董鸿柏 |
| 地址: | 215156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品 部长 尺寸 测量方法 | ||
1.一种3C产品内部长宽尺寸的测量方法,该3C产品依次包括第一边缘、第三边缘、第二边缘和第四边缘,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相对,第三边缘与第四边缘相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应第一边缘设置第一基准块,对应第二边缘设置第二基准块,对应第三边缘设置第三基准块,对应第四边缘设置第四基准块;所述第一基准块包括第一基准面,所述第二基准块包括第二基准面,所述第三基准块包括第五基准面,所述第四基准块包括第六基准面,第一基准面到第二基准面的距离为d,第五基准面到第六基准面的距离为d’;
使3D轮廓仪绕X轴旋转θ角度,绕Z轴旋转δ角度;利用3D轮廓仪依次扫描第一边缘与第三边缘,并同步扫描第一基准块与第三基准块;
再次使3D轮廓仪绕Z轴旋转,使3D轮廓能够扫描到第二边缘;利用3D轮廓仪依次扫描第二边缘与第四边缘,并同步扫描第二基准块与第四基准块;
获取3D轮廓仪扫描第一边缘时的第一特征点P1;获取3D轮廓仪扫描第二边缘时的第二特征点P3;
获取第一特征点P1到第一基准面的距离a,获取第二特征点P3到第二基准面的距离b;
根据距离a、b、d获取第一边缘到第二边缘的距离c;
获取第三边缘到第四边缘的距离c’的方法与获取第一边缘到第二边缘的距离c的方法原理相同;
所述获取第一特征点P1到第一基准面的距离a包括:
获取3D轮廓仪的数值中心点O;
获取数值中心点O到第一基准面的距离S1;
获取数值中心点O到第一辅助面的距离S2,其中第一辅助面与第一基准面平行且经过第一特征点P1;
获取距离a;
所述获取数值中心点O到第一基准面的距离S1以及获取数值中心到第一辅助面的距离S2包括:
获取当前3D轮廓仪的倾斜角度θ1,其中θ1为3D轮廓仪的激光与第一基准块的第三基准面所形成的夹角;
获取3D轮廓仪扫描的第一特征点P1的坐标值P1(x1a,h1a),获取同一时刻扫描第一基准面时的任意点P2,及点P2的坐标值P2(x2a,h2a);
获取齐次变换矩阵,利用齐次变换矩阵获取第一特征点P1以及任意点P2的变换后的坐标值,Q1(x1,h1),Q2(x2,h2);
获取数值中心点O到第一基准面的距离S1,S1=h1*cosθ1+x1*sinθ1;获取数值中心点O到第一辅助面的距离S2,S2=h2*cosθ1+x2*sinθ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C产品内部长宽尺寸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齐次变换矩阵包括:
建立齐次变换矩阵模型:其中Px、Py、Pw表示变换前的坐标值,Qx、Qy、Qw表示变换后的坐标值;
获取3D轮廓仪扫描第一基准面时的原始图像,在原始图像上取四个点的坐标值;
对原始图像进行平面校正,获取校正后四个点所对应的坐标值,并将校正前后的坐标值分别代入齐次变换矩阵模型,获取矩阵HomMa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姆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姆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55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