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刺梨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85537.9 | 申请日: | 202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5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廖小军;王永涛;杨焕治;赵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2/42;A23L2/60;A23L2/66;A23L2/74;A23L3/015;A23L33/1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吴婷 |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刺梨 饮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刺梨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刺梨饮品的制备方法包含:制得刺梨原汁,将所述刺梨原汁进行离心处理,收集上清液,再将所述上清液进行超滤处理,得到截留液和透过液,然后将所述截留液和所述透过液的至少之一独立地进行下列操作:将所述截留液或所述透过液与脱涩剂和任选的天然无糖甜味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液,和将所述混合液进行超高压处理,得到所述刺梨饮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实践性强等优点,能够有效保留刺梨中VC、SOD、黄酮等活性成分;本发明制得的刺梨饮品酸甜适度、低糖低涩味,具有营养成分丰富、且高含量高活性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刺梨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和金刺梨(Rosa Sterilis D.Shi)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缫丝花的果实,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水果,主要富含SOD、VC、黄酮、多糖、多酚、微量元素等都种活性成分。每100g刺梨鲜果中VC含量3730mg,是苹果的550倍,猕猴桃的6~10倍,黄酮含量2909m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32.1mg,SOD活性为4500~5500U/g,被誉为“三王水果”。研究表明:刺梨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抑菌、健胃消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解毒、解酒护肝等功效。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刺梨,打造天然绿色健康的刺梨产品成为研究热点。
刺梨原汁中SOD、VC、多酚等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高,其中单宁等多酚化合物与口舌上的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凝固,从而引发涩味。目前,市面上以刺梨原果汁生产的刺梨口服液、刺梨汁、刺梨饮料等产品,因口感酸涩或含糖量高,消费者难以接受。蔗糖、蜂蜜等天然甜味剂能有效改善刺梨果汁酸味,但刺梨果汁中糖含量高达100g/L,额外添加糖限制了“三高人群”的饮用,增加正常消费者患肥胖症的风险。添加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糖精、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等具有食品安全风险。同时,刺梨汁产品主要采用传统的热杀菌技术,极大的破坏了刺梨中VC、SOD、黄酮等天然活性成分。以上问题,严重限制了刺梨饮品的商用价值。因此,亟需新方法、新工艺对刺梨饮品进行改进,以达到降糖、改善口感酸涩、保留并改善其功能营养物质、提高品质等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刺梨饮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刺梨饮品酸甜适度、低糖低涩味,具有营养成分丰富、且抗氧化物质含量高和活性高等特点,更有益于人体健康。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刺梨饮品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得刺梨原汁;S2、将所述刺梨原汁进行离心处理,收集上清液;S3、将所述上清液进行超滤处理,得到截留液和透过液;S4、将所述截留液和所述透过液的至少之一独立地进行下列操作:将所述截留液或所述透过液与脱涩剂和天然无糖甜味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进行超高压处理,得到所述刺梨饮品。
本发明中通过将刺梨原汁进行离心,能够将刺梨原汁中的杂质和纤维素去除;通过超滤处理,能够得到透过液和截留液,用于分别制作刺梨口服液和刺梨饮料,从而能够提高对刺梨原汁的利用率;天然无糖甜味剂的添加可以在不增加刺梨口服液含糖量的基础上,有效调节刺梨原汁酸性问题,通过脱涩剂和天然无糖甜味剂的添加,能够去除刺梨原汁中的酸涩味,提高刺梨饮品的口感;通过超高压处理,既能有效杀灭致病菌,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刺梨中VC、黄酮的活性成分,同时还可以有效激活SOD活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截留液的浓度为刺梨原汁浓度的2~3倍,所述透过液的浓度为刺梨原汁浓度的0.4~0.6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截留液、所述天然无糖甜味剂和所述脱涩剂的重量比为(60~90):(5~15):(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55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器械干燥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功率电子散热的整体散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