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对射传感器的参类移栽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83010.2 | 申请日: | 202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5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 发明(设计)人: | 赖庆辉;孙文强;谢观福;陈朝阳;曹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李宁 |
| 地址: | 650093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对射 传感器 移栽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对射传感器的参类移栽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其结构为,机架的底部安装有两对行走轮,机架的顶部安装有投苗机构,投苗机构的前侧机架上安装有与其匹配的工作的接苗机构,投苗机构与接苗机构的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能够配合投苗机构与接苗机构工作的链夹式取苗栽植机构,机架的底部安装有能够检测链夹式取苗栽植机构落苗数量的对射传感器,对射传感器与计数器连接。本发明采用机械化实现参类种植,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能一次性完成接苗、夹苗、投苗等一系列人工作业模式中的动作,减少人力劳动。并且,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实用性强,可以实现自走式移栽,可以很好的与参类种植大棚内的作业环境相适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对射传感器的参类移栽机。
背景技术
参类移栽是参类种植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其移栽作业质量直接影响参类产量,参类移栽作业具有季节性强,作业周期短,劳动需求量大等特点。目前参类移栽靠传统人工作业完成,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高,且人工移栽难以保证作业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对射传感器的参类移栽机,采用机械化实现参类种植,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能一次性完成接苗、夹苗、投苗等一系列人工作业模式中的动作,减少人力劳动。另外,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实用性强,可以实现自走式移栽,可以很好的与参类种植大棚内的作业环境相适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对射传感器的参类移栽机包括机架1、链夹式取苗栽植机构2、行走轮3、接苗机构4、投苗机构5、对射传感器6,所述的机架1的底部安装有两对行走轮3,机架1的顶部安装有投苗机构5,投苗机构5的前侧机架1上安装有与其匹配的工作的接苗机构4,投苗机构5与接苗机构4的下方的机架1上安装有能够配合投苗机构5与接苗机构4工作的链夹式取苗栽植机构2,机架1的底部安装有能够检测链夹式取苗栽植机构2落苗数量的对射传感器6,对射传感器6与计数器连接;所述的接苗机构4包括摇杆4-1、接苗轴4-2、接苗斗4-3、第一接苗连杆4-4、第二接苗连杆4-5、滚轮4-6、凸轮4-7,机架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一根摇杆4-1,接苗轴4-2的两端可转动安装在两根摇杆4-1的上端,接苗轴4-2上设置有与投苗斗5-2一一对应的接苗斗4-3,接苗轴4-2的一端还安装有可转动的第一接苗连杆4-4,第一接苗连杆4-4的另一端与第二接苗连杆4-5的一端连接,第二接苗连杆4-5的另一端铰接在机架1上,凸轮4-7安装在链夹式取苗栽植机构2的从动轴上,第二接苗连杆4-5上安装有与凸轮4-7匹配的滚轮4-6。
进一步,所述的投苗机构5包括定位板5-1、投苗斗5-2,所述的定位板5-1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定位板5-1上安装有投苗斗5-2。
进一步,所述的链夹式取苗栽植机构2包括传动轴2-1、链轮传动机构2-2、电机2-3、苗夹2-4、从动轴2-5、输送链2-6,所述的传动轴2-1与从动轴2-5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1上,传动轴2-1与从动轴2-5上等间距均匀的安装有输送链2-6,输送链2-6上安装有能够夹取接苗机构4上种苗的苗夹2-4。
进一步,所述的输送链2-6上等间距均匀的安装三个或三个以上苗夹2-4,苗夹2-4之间的间距与凸轮4-7周长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3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耐磨型PEEK型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烤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