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1134.7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3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代东林;秦峰;袁源;孙铁元;雷健;邹小春;牟林;田武鑫;蒋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G08B21/18;G01K11/32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徐璞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火灾 报警 系统 光纤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装置,包括加热模块、测温模块、主控模块、移动平台;加热模块包括外壳、射灯、准直透镜、加热调节支架,用于对隧道拱顶位置处的感温光纤进行非接触式加热;测温模块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测温调节支架、激光点光源,用于非接触式测量感温光纤被加热处的实时温度;主控模块安装于移动平台上,分别与加热模块、测温模块电相连;移动平台用于移动整个检测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方法。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隧道内的任意位置处、对任意一段的感温光纤感温灵敏度进行检测;检测时,可以不影响隧道内交通和安全,操作简便、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感温光纤火灾报警系统在隧道内被广泛应用,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响应快等优点。感温光纤是否能正常工作关系到整个隧道的防火安全。因此,感温光纤火灾报警系统的检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目前,因隧道内的感温光纤主要安装在隧道顶部,感温光纤的感温灵敏度检测主要采用点火法。点火法是在封闭隧道交通的前提下,检测人员在感温光纤待检测点的下方,往预先准备好的火盆中倒入汽油等可燃物,点燃火盆模拟真实火灾现场的效果,火焰从下方对感温光纤加热,使感温光纤升温报警。但该方法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封锁隧道增大了管控该段公路的压力,同时增加了实施检测的难度;
(2)即使是模拟火灾,现场点火的方式同样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3)该方法需要准备火盆、汽油、灭火器等物品,前期准备过程复杂,会降低检测的整体效率;
(4)受火焰大小的影响,其热气流所形成的温度有可能达不到报警温度;
(5)感温光纤分布在整条隧道,而点火法的检测范围局限于火盆位置的附近,且火盆位置调整的方法不灵活。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6768473A的专利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光纤加热测试装置及方法,装置部分主要包括铰链连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上隔热片,下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下隔热片;所述上隔热片具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加热带,加热带的温度被测温探头探测;所述下隔热片设置有用于传递所述加热带热量的导热片,导热片具有用于容纳光纤的容腔。测试方法利用其所提出的装置,对感温光纤进行包裹、加热,利用热传导方式使感温光纤达到预期温度值。但该方法的实施需要利用高空作业车,将测试装置安装在隧道顶部,存在操作难度大,操作效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快速安全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隧道感温光纤进行感温灵敏度检测时,需要利用高空作业车将测试装置安装在隧道顶部,操作难度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装置,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包括加热模块、测温模块、主控模块、移动平台;
加热模块包括加热模块外壳、射灯、准直透镜、加热调节支架,加热模块外壳顶部开口、底部闭合,射灯设于加热模块外壳底部内壁,准直透镜设于加热模块外壳顶部开口处,加热调节支架固定安装于移动平台上,加热模块外壳在垂直方向上可摆动的与加热调节支架相连接;
测温模块包括测温调节支架、红外测温传感器、激光点光源,测温调节支架在水平方向上可旋转的安装于移动平台上,红外测温传感器在垂直方向上可摆动的与测温调节支架相连接,激光点光源设于红外测温传感器外壁上;
主控模块安装于移动平台上,分别与加热模块、测温模块电相连;
移动平台包括平板和与平板底面相连接的多个支腿,每个支腿底部连接有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1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