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1134.7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3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代东林;秦峰;袁源;孙铁元;雷健;邹小春;牟林;田武鑫;蒋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G08B21/18;G01K11/32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徐璞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火灾 报警 系统 光纤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模块、测温模块、主控模块、移动平台;
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加热模块外壳、射灯、准直透镜、加热调节支架,所述加热模块外壳顶部开口、底部闭合,所述射灯设于加热模块外壳底部内壁,所述准直透镜设于所述加热模块外壳顶部开口处,所述加热调节支架固定安装于移动平台上,所述加热模块外壳在垂直方向上可摆动的与所述加热调节支架相连接;
所述测温模块包括测温调节支架、红外测温传感器、激光点光源,所述测温调节支架在水平方向上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在垂直方向上可摆动的与所述测温调节支架相连接,所述激光点光源设于红外测温传感器外壁上;
所述主控模块安装于移动平台上,分别与所述加热模块、测温模块电相连;
所述移动平台包括平板和与平板底面相连接的多个支腿,每个支腿底部连接有万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灯为氙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调节支架、测温调节支架或万向轮上均设有锁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光罩,所述反光罩设于所述加热模块外壳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形支架、激光定位环,所述圆形支架设于所述加热模块外壳顶部,所述激光定位环设于所述圆形支架上。
6.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检测装置对感温光纤进行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将检测装置移动至待检测感温光纤下方,调整加热模块的角度使加热区域覆盖感温光纤待检测位置;调整测温模块的角度使红外测温区域覆盖感温光纤待检测位置;
根据火灾报警主机设定的温度报警条件,在主控模块中设置加热方案;
主控模块根据加热方案控制加热模块对感温光纤待检测位置进行加热,同时控制测温模块实时测量感温光纤待检测位置的温度;
根据火灾报警主机的报警情况,判断感温光纤的感温灵敏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光纤待检测位置为距离火灾报警主机最远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方案包括:
如果火灾报警主机的报警类型是定温报警,加热方案设置为目标温度值大于火灾报警主机的报警温度;
如果火灾报警主机的报警类型是差温报警,加热方案设置为温度变化速率大于火灾报警主机的报警温度变化速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模块对感温光纤待检测位置进行加热时,主控模块会根据测温模块测得的感温光纤待检测位置实时温度,使用测量值微分算法控制加热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感温光纤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值微分算法如下:
设定的定温报警温度或设定的温度变化速率用T0表示,在第m-1时刻、第m时刻测温模块测得的感温光纤待检测位置的实际温度、温度变化速率分别为T(m-1)、T(m),加热模块在第m时刻的输出能量u(m)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在上式中,e(m)=T(m)-T0,e(m-1)=T(m-1)-T0,KP、KI和KD为设定的常量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11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