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溪黄草的分子鉴定试剂盒及鉴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76783.8 | 申请日: | 2021-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5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 发明(设计)人: | 詹若挺;刘军民;孟爽爽;王德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6;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赵崇杨 |
| 地址: | 5104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溪黄草 分子 鉴定 试剂盒 方法 | ||
1. 一种溪黄草的分子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待测样本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用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的ISSR-SCAR标记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检测,若出现一条大小为816 bp的单一条带,则可判定所测样本为溪黄草;所述ISSR-SCAR标记引物的退火温度为55.8~59.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结果判定时,还可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若测序结果与SEQ ID NO.3所示序列相同,则可判定所测样本为溪黄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扩增的体系为mix 12.5 μL,DNA模板 1μL,正反向引物各1.5 μL,用ddH2O补足25 μL。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向引物的浓度为0.6 μmol·L-1。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扩增的程序为94℃预变性7 min,94℃变性2 min,59.6℃退火45 s,72℃延伸2 min,30个循环后,72℃延伸10 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67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