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星滚柱滚轮次摆线曲面零隙大传动比复合传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6400.7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3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更;王海伟;罗葳;李路路;付晓军;司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F16H57/023;F16H57/08;F16H57/12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张红哲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滚柱滚 轮次 摆线 曲面 零隙大 传动比 复合 传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滚柱滚轮次摆线曲面零隙大传动比复合传动装置,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部的零隙大传动比复合传动机构,所述零隙大传动比复合传动机构包括螺旋花键消隙齿轮机构、双螺母行星滚柱丝杠机构和次摆线齿条转轮机构,所述螺旋花键消隙齿轮机构与所述双螺母行星滚柱丝杠机构通过从动齿轮(33)实现传动连接,所述次摆线齿条转轮部分与双螺母行星滚柱丝杠部分通过螺母座(31)实现连接,且所述螺旋花键消隙齿轮部分设有第一消隙组件(10),所述双螺母行星滚柱丝杠部分设有第二消隙组件(32),所述次摆线齿条转轮部分设有第三消隙组件(24)和调整组件(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舵面操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星滚柱滚轮次摆线曲面零隙大传动比复合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面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对高紧凑,大承载,高精度舵面操作系统传动装置的需求,现有的舵面操纵系统传动装置大多采用连杆机构或其它传统机械机构,结构不够紧凑,所占空间较大,承载能力受限,传动精度不足,无法满足目前的高速飞行器要求在飞行过程中对舵面的精准操纵要求。
因而,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行星滚柱滚轮次摆线曲面零隙大传动比复合传动装置,其中,螺旋花键消隙齿轮传动机构能够有效消除齿侧间隙,实现平稳无冲击往复运动且结构紧凑;行星滚柱丝杠机构能够实现大承载,高紧密传动,由于行星滚柱丝杠机构本身存在间隙,故而在设计过程中使用了双螺母行星滚柱丝杠机构,能够有效消除其螺纹轴向间隙;次摆线齿条转轮机构由于次摆线齿形的特点,其能够实现零隙平稳传动,因此将螺旋花键消隙齿轮传动机构,行星滚柱丝杠机构及次摆线齿条转轮机构三者相结合便可得到一种行星滚柱滚轮次摆线曲面零隙大传动比复合传动装置,将装置用于飞行器舵面操作系统可实现高精度,高紧密,大承载,大传动比,等性能要求,现有技术中尚未有将螺旋花键消隙齿轮传动机构,行星滚柱丝杠机构及次摆线齿条转轮机构三者相结合应用于飞行器舵面操作系统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高超声速飞行器舵面操作系统的高紧凑,大承载,高精度性能要求,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行星滚柱滚轮次摆线曲面零隙大传动比复合传动装置,将螺旋花键消隙齿轮传动机构,行星滚柱丝杠机构及次摆线齿条转轮机构三者相结合,得到一种高精度,高紧密,大承载,大传动比的螺旋花键消隙行星滚柱滚轮次摆线曲面零隙大传动比复合传动装置,将此装置应用于飞行器舵面操纵系统将有利于提高操纵系统空间利用率,承载能力及操纵精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行星滚柱滚轮次摆线曲面零隙大传动比复合传动装置,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部的零隙大传动比复合传动机构,所述零隙大传动比复合传动机构包括螺旋花键消隙齿轮机构、双螺母行星滚柱丝杠机构和次摆线齿条转轮机构,所述螺旋花键消隙齿轮机构与所述双螺母行星滚柱丝杠机构通过从动齿轮实现传动连接,所述次摆线齿条转轮部分与双螺母行星滚柱丝杠部分通过螺母座实现连接,且所述螺旋花键消隙齿轮部分设有第一消隙组件,所述双螺母行星滚柱丝杠部分设有第二消隙组件,所述次摆线齿条转轮部分设有第三消隙组件和调整组件。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下箱体和上箱盖,所述下箱体与上箱盖底面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箱盖的顶面设置有可拆卸的观察盖、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相互对称地分布于观察盖的两侧,所述下箱体与上箱盖的前侧壁上均设置有可拆卸的轴承盖,所述下箱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轴承支撑座,所述轴承支撑座上设置有可拆卸的轴承支撑盖,所述下箱体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轴承端盖和第二轴承端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消隙组件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套设有固定齿轮、消隙齿轮、弹簧、挡环、止动挡圈以及轴端圆螺母,所述轴端圆螺母位于中心轴内端部,所述中心轴上还设置有外螺旋花键,所述弹簧位于外螺旋花键的外侧,且位于消隙齿轮与挡环之间;
所述弹簧预紧后,一端顶住消隙齿轮,另一端顶住所述挡环,且所述弹簧推动所述消隙齿轮沿着所述外螺旋花键产生轴向移动,同时产生一定量周向转动,使得所述消隙齿轮与所述固定齿轮形成错齿,从而消隙齿轮和固定齿轮的轮齿分别紧贴从动齿轮的异侧齿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64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