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e3 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73364.9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9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粟平;李勇;侯长军;霍丹群;张宿义;杨平;周军;黄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06 | 分类号: | C12P7/06;C12P7/54;C01G49/08;C12N1/38;C12N1/18;C12R1/865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罗贵飞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e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subgt;3/subgt;Osubgt;4/subgt;纳米粒子提升酿酒酵母发酵性能的用途,属于生物工程领域、食品微生物领域和工业微生物领域。提升酿酒酵母发酵性能的用途主要为提升酿酒酵母对乙醇耐受性的用途和提升酿酒酵母的生长率的用途。所述Fesubgt;3/subgt;Osubgt;4/subgt;纳米粒子为:粒径为10‑50nm的Small‑Fesubgt;3/subgt;Osubgt;4/subgt;、粒径为250‑450nm的Big‑Fesubgt;3/subgt;Osubgt;4/subgt;、粒径为50‑100nm的组氨酸修饰His‑Fesubgt;3/subgt;Osubgt;4/subgt;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的Fesubgt;3/subgt;Osubgt;4/subgt;纳米粒子提升酿酒酵母发酵性能的用途,可有效解决酿酒酵母对乙醇耐受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食品微生物领域和工业微生物领域,涉及一种提升酿酒酵母发酵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酿酒酵母广泛应用于生产酒精、食品和燃料酒精等工业领域。然而,酵母发酵过程中由于产物乙醇的持续产生,在发酵最后阶段细胞面临高浓度乙醇,导致细胞受到毒性多项功能衰弱,抑制了其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分解,胞内糖酵解酶活性降低,以及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减慢生产发酵过程,进而影响酵母菌的发酵效率、可持续性和乙醇产量。
目前,针对增强酵母的乙醇耐受程度和提升乙醇产量方法主要是基因工程,该策略是利用全基因组筛选对乙醇耐受性影响的基因,通过引入或敲除特异性突变基因如影响细胞膜组成和蛋白质折叠的基因等达到增强细胞乙醇耐受性效果。然而乙醇耐受性涉及多个生理过程,每个过程依赖于许多不同的等位基因和突变组合相互作用,导致该技术操作复杂,耗时长。
其次优化发酵工艺,该法是通过优化发酵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使酵母菌处在最佳发酵环境进行生产进而实现乙醇产量提升,该法对工厂设备和质控要求严格,对于提升产量的上升空间不大。
以上这些方法,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因此开发一种方便、经济的新方法用于提升酿酒酵母的发酵性能,增强酵酒酵母菌对乙醇的耐受性,提高乙醇产量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酿酒酵母对乙醇耐受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Fe3O4纳米粒子提升酿酒酵母发酵性能的用途。
上述Fe3O4纳米粒子为:粒径为10-50nm的Small-Fe3O4、粒径为250-450nm的Big-Fe3O4、粒径为50-100nm的组氨酸修饰His-Fe3O4中任意一种。
上述提升酿酒酵母发酵性能的用途为提升酿酒酵母对乙醇耐受性的用途。
上述提升酿酒酵母发酵性能的用途为提升酿酒酵母的生长率的用途。
当上述Fe3O4纳米粒子为His-Fe3O4和/或Big-Fe3O4时,所述提升酿酒酵母发酵性能的用途为提高体系中的电子转移率、降低氧化还原反应电位的用途。
当上述Fe3O4纳米粒子为His-Fe3O4时,所述提升酿酒酵母发酵性能的用途为提高乙醇乙酸产量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33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用钢制零件钻孔设备
- 下一篇:一种花洒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