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孢子母细胞外围细胞特异性诱导表达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1465.2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5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程焱;秦源;杨攀;熊俊杰;林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15/29;C12N15/66;C12N15/65;A01H5/00;A01H6/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孢子母细胞 外围 细胞 特异性 诱导 表达 系统 | ||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开发一种大孢子母细胞外围细胞特异性诱导表达系统。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孢子母细胞外围细胞特异性诱导表达系统。
背景技术
被子植物雌雄配子的发育,都是由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形成精细胞与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结合,发育成为新的个体植株。植物的双受精过程,是花粉传播到柱头时,花粉管经过珠孔进入珠心,最后进入胚囊,一个精细胞与中央细胞结合,发育成为胚乳,另一个精细胞与卵细胞结合最终发育成为胚。大孢子母细胞是由紧接表皮下的珠心组织的细胞分化产生的,此细胞比周围的细胞大,细胞质丰富,可产生核大的孢原细胞,有的能直接成为胚囊母细胞,有的可成为覆盖细胞和胚囊母细胞。拟南芥的雌配子体是由一个孢原细胞(二倍体体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发育而成。拟南芥雌配子体发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大孢子发生阶段,胚珠原基顶端的1个亚表皮细胞分化形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大孢子,随着发育进行,处在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退化,仅剩合点端的一个大孢子即功能大孢子幸存并参与雌配子体发生;二是雌配子体发生,功能大孢子的形成开始,其经过三次连续核有丝分裂形成合胞体,再经过细胞化,最终形成“七胞八核”的雌配子体(胚囊)的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用于在大孢子母细胞外围细胞可诱导的表达目标基因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构建该系统:
一种大孢子母细胞外围细胞特异性诱导表达系统,以
所述载体的构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
引物序列:
Forward Primer:ctagGCGATCGCCacatcaccaaaagttatcctctc;
Reversed Primer:gatcCGTCGACGGGGTGAAGAACAATGAAGAGAGAGG;
2)采用SfaA1合SgrDI双酶切
3)采用SfaA1合SgrDI双酶切
4)T4-DNA连接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14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