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烯吸附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8630.9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6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充西南石油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53/00;C10G5/02;C10G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杨长青 |
地址: | 63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吸附 三次 油气 回收 装置 | ||
1.石墨烯吸附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油储罐(1)、吸附泵(2)、冷凝器(3)和石墨烯吸附罐,吸附泵(2)的入口与汽油储罐(1)相连,吸附泵(2)的出口与冷凝器(3)的入口相连,冷凝器(3)设置汽油出口(31)和油气出口(32),汽油出口(31)设置排液阀(33)并与汽油储罐(1)相连,油气出口(32)与石墨烯吸附罐的底部出入口相连,石墨烯吸附罐的底部出入口与汽油储罐(1)之间设置或形成流向汽油储罐(1)的回油管路,石墨烯吸附罐的排气口连接排气管,排气管上设置排气阀和油气浓度检测器(6),排气管的末端为外排端,石墨烯吸附罐还配置解吸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吸附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石墨烯吸附罐至少两个,各个石墨烯吸附罐串联或并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吸附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石墨烯吸附罐为两个,两个石墨烯吸附罐分别为第一吸附罐(4)和第二吸附罐(5),第一吸附罐(4)和第二吸附罐(5)的排气管上分别设置第一排气阀(41)和第二排气阀(51);冷凝器(3)的油气出口(32)通过两条管道分别与第一吸附罐(4)的底部出入口和第二吸附罐(5)的底部出入口相连,两条管道上别设置第一阀门(42)和第二阀门(52);第一吸附罐(4)的排气口经第三阀门(43)与第二吸附罐(5)的底部出入口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吸附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解吸系统为:第二阀门的两端并联解吸管路,解吸管路上串联设置阀门和可双向调节的解吸泵。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吸附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解吸系统包括空压机(71)、储气罐(72)和两套执行气缸(73),空压机(71)与储气罐(72)相连,储气罐(72)通过两条管道分别与两套执行气缸(73)相连,两条管道上分别设置气缸控制阀(74);第一吸附罐(4)和第二吸附罐(5)的顶部分别设置缸筒,缸筒内分别设置活塞和活塞杆,两根活塞杆的上端分别与两套执行气缸(73)相连,每套执行气缸(73)可控制对应的活塞在缸筒内进行往复运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吸附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吸附泵(2)的入口端与汽油储罐(1)之间设置阻火器(8),排液阀(33)与汽油储罐(1)之间设置阻火器(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吸附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吸附泵(2)的入口端与汽油储罐(1)之间还设置微压变送器(9)。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石墨烯吸附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石墨烯吸附罐的底部出入口与汽油储罐之间的回油管路为:石墨烯吸附罐的安装高度大于汽油储罐(1)的安装高度,石墨烯吸附罐的底部出入口与汽油储罐(1)之间设置一条流向汽油储罐(1)的自回油管路,自回油管路上设置回油阀门;或者,回油管路为:底部出入口→油气出口(32)→汽油出口(31)→排液阀(33)→汽油储罐(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石墨烯吸附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凝器(3)的底部设置储油腔,汽油出口(31)位于储油腔的最低处,冷凝器(3)的安装高度大于汽油储罐(1)的安装高度,汽油出口(31)与汽油储罐(1)之间形成自回流管路。
10.如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石墨烯吸附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凝器(3)包括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内装有冷却介质,循环管路上串联设置散热结构(34)、循环泵(35)和介质控制阀(36),散热结构(34)为风冷散热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充西南石油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充西南石油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86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接触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电磁离合器故障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