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全自动多角度打胶机及打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7751.1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0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耀辉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帆金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48 | 代理人: | 胡思敏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部件 生产 全自动 角度 打胶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全自动多角度打胶机及打胶方法,包括机箱座和中心转盘,所述机箱座顶部设置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内设置有工装夹板,所述工装夹板底端中部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外部壁上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设置有所述中心转盘,所述中心转盘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动底部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机箱座顶端中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设置有立柱。本发明中,通过设置一个由机箱座、立柱、胶箱、中心块、挑杆、夹块以及四组较强构成的四工位打胶装置,可实现对不同汽车零部件的灵活打胶作业,省去了工件的转移操作,且降低了设备单独设计和使用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全自动多角度打胶机及打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迸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
目前,现有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打胶机具有以下不足:
1、现有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打胶机大多都是一组胶枪工位,使得每种零件都需要特定的工位才能打胶,不仅增加了设备的成本,而且部件转移工序较多,降低生产效率;
2、现有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打胶机大多都不能调节打胶角度,工作模式多为手动控制,效率较低;
3、打胶机在工作时,多为人工上下件,无法实现设备的连续上件、夹件和自动打胶。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全自动多角度打胶机及打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全自动多角度打胶机及打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全自动多角度打胶机,包括机箱座和中心转盘,所述机箱座顶部设置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内设置有工装夹板,所述工装夹板底端中部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外部壁上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设置有所述中心转盘,所述中心转盘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动底部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机箱座顶端中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设置有立柱。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留孔有四组且贯穿成型于所述机箱座上,所述工装夹板与所述预留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顶端与所述工装夹板底部焊接,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焊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中心转盘焊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电动固定于所述机箱座内底部,所述第一电机底部与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顶端焊接,所述中心转盘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所述工装夹板顶部四角处内嵌有吸气垫。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装夹板底部固定有与所述吸气垫通过导管连通的气泵,所述轴承与所述机箱座卡压固定,所述立柱与所述轴承滚动连接,所述立柱底部通过键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机箱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柱顶部焊接有中心块,所述中心块顶部固定有胶箱,所述中心块内部卡压有与所述胶箱通过导管连通的胶源分配器,所述中心块外部四周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挑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挑杆内壁中滚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底部焊接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底部焊接有夹块,所述夹块内通过轴件转动连接有胶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耀辉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泰州耀辉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77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