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动卸荷充液阀组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6276.6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3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尹君胜;勾鹤;杨立煜;范婧;陈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9/00;F16K11/10;F16K37/00;B60T13/66;B60T13/70;B60T17/22 |
代理公司: | 青岛仟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9 | 代理人: | 纪尚旭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卸荷充液阀组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动卸荷充液阀组的控制方法,当出油口A处的压力降低以后,转换梭阀自动向低压侧切换,卸荷阀的控制油路与出油口连通,当压力低于卸荷阀设定值一定比例以后,卸荷阀关闭,控制液控换向阀处于截止状态,此时系统压力上升,开始给油路A供油,当油路A压力达到设定值以后转换梭阀自动转换到出油口B,给油路B供油,直至2个油路均充压到设定值;当油路A和油路B充油补压完成后,卸荷阀的控制油压力达到卸荷阀的设定值,卸荷阀开启,控制液控换向阀处于连通状态,此时系统处于卸荷状态,对供油路P进行卸荷回油路T,然后回油箱。本发明提出中制动卸荷充液阀组的控制方法,通过转换梭阀的存在,保证2条充液路能自动根据压力下降后完成切换,实现2路分别充液的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动卸荷充液阀组。
背景技术
现在大型工程车辆液压制动系统的充液方案主要采用蓄能器充液阀来使蓄能器的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满足相关标准对全动力蓄能式液压制动系统的要求。现有的充液阀大都采用板式阀的结构设计,其材料都选用铸铁材料,外形尺寸大、质量重、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装配难度大,且对阀芯加工工艺要求很高,产品性能一致性不好。现有充液阀产品的卸荷/负载比率出厂调定后不能随意更改,限制了蓄能器的储液能力。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调定的插装式制动充液阀组,来自动实现蓄能器的充压充液,达到设定压力后自动卸荷,以便达到最好的制动效果。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动卸荷充液阀组,能够实现2条油路自动充液及充液完成后卸荷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制动卸荷充液阀组的控制方法,包括安全阀、液控换向阀、压力传感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卸荷阀、转换梭阀、第一测压接头、第二测压接头以及P口、T口、A口和B口;P口通过第一油路连接转换梭阀,所述第一油路上设置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压力传感器,转换梭阀分两路连接A口和B口,A口和B口油路上各布置一个测压接头;T口通过第二油路连接卸荷阀、液控换向阀和安全阀,第三油路连接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三油路上设置安全阀;第四油路连接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四油路设置液控换向阀,第五油路连接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五油路上设置卸荷阀,卸荷阀先导腔连接点设置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之间;卸荷阀进油口与液控换向阀先导腔连接,卸荷阀作为液控换向阀的先导阀,组成快速卸荷阀;
液压油经供油P口进入阀组,此路有一个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P口压力;当液压油的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设定值以后,可从安全阀将液压油泄回到回油T口,然后回到油箱;
当出油口A处的压力降低以后,转换梭阀自动向低压侧切换,卸荷阀的控制油路与出油口连通,当压力低于卸荷阀设定值一定比例以后,卸荷阀关闭,控制液控换向阀处于截止状态,此时系统压力上升,开始给油路A供油,当油路A压力达到设定值以后转换梭阀自动转换到出油口B,给油路B供油,直至2个油路均充压到设定值;
当油路A和油路B充油补压完成后,卸荷阀的控制油压力达到卸荷阀的设定值,卸荷阀开启,控制液控换向阀处于连通状态,此时系统处于卸荷状态,对供油路P进行卸荷回油路T,然后回油箱。
作为优选,卸荷阀具有多个卸荷与负荷的压力比率,优选是60%。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的上部表面设置第一测压接头、第二测压接头、安全阀、第二单向阀和液控换向阀,与上部表面连接的第一侧面设置转换梭阀和第一单向阀,与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设置卸荷阀,出油口A、出油口B设置在第三侧面上,第三侧面邻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压力传感器、回油口T和供油口P设置在与第三侧面相对的第四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62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