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5122.5 | 申请日: | 2021-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9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吕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养和残疾人之家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47/69;A61K47/52;A61K47/42;A61P15/00;A61K35/618;A61K35/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汇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吴云 |
地址: | 324012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子宫 腺肌病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药组合物,10‑30%载体和70‑90%活性提取物;所述载体按重量份数包括20‑30份转铁蛋白、20‑30份Fe3O4纳米粒子和70‑80份β‑环糊精;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中药材提取的活性提取物和载体,该载体包含有转铁蛋白和Fe3O4纳米粒子,转铁蛋白作为载体,可通过细胞吞噬作用,透过消化道屏障,提高药物的吸收能力,进而提高药物的药效。此外本发明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扩散系数大、粘度低且无表面张力,可充分的携带活性提取物分子,并将活性提取物分子插嵌包埋到β‑环糊精分子中,提高活性提取物的负载率,进而延长药物药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子宫腺肌病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病症,是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向子宫肌层良性浸润,并伴有周围肌层细胞肥大和增生。现代西医学采用激素或手术切除治疗。子宫切除手术能很好的根治病症,但不适用于有生育要求和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而激素治疗需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停药后容易反复,并且会导致患者的雌激素处于低水平,带来一些列的不良反应。
中成药在治疗缓解疼痛,调经助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且副作用小,远程疗效稳定。目前治疗子宫腺肌的中成药,多数是将中药有效组分粉碎并进行水提取,浓缩提取物,将提取物以淀粉或环糊精为赋形剂制成丸剂、片剂或颗粒剂,或者是直接将提取物制成散剂。但提取物与赋形剂的结合为物理结合,其结合强度低,提取物的负载率低,药效持续时间短。并且目前多数治疗子宫腺肌的中药,其药物起效慢、服用时间长、疗效不稳定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中药材提取的活性提取物和载体,该载体包含有转铁蛋白和Fe3O4纳米粒子,转铁蛋白作为载体,可通过细胞吞噬作用,透过消化道屏障,提高药物的吸收能力,进而提高药物的药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水提取法,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保持了中药组合物药效,在包埋过程,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高活性提取物的负载率,延长中药组合物的药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药组合物,按质量分数计包括:10-30%载体和70-90%活性提取物;其中载体按重量份数包括20-30份转铁蛋白、20-30份Fe3O4纳米粒子和70-80份β-环糊精;其中,活性提取物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丹参1-5份,当归1-5份,三棱20-30份,浙贝10-20份,莪术5-6份,水蛭1-2份,红花50-100份,苦参1-2份,郁金8-10份,黄芪10-15份,生牡蛎10-20份,牡蛎肉粉10-20粉。
在本发明中,将治疗子宫腺肌病中药材的活性提取物负载在β-环糊精上,并在β-环糊精分子上结合有转铁蛋白和Fe3O4纳米粒子,提高活性提取物的负载率、延长药物药效。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活性提取物,
S11:将生牡蛎破碎并浸泡1-2h后,随后将生牡蛎放入水中,煎煮1-2h后,过滤,收集滤液和滤渣;
S12:将丹参、当归、三棱、浙贝、莪术、水蛭、红花、苦参、郁金和黄芪粉碎后加入到步骤S11的滤液中,并加水煎煮1-2h,过滤浓缩,得到浓缩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养和残疾人之家,未经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养和残疾人之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5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