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顶压加强结构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0054.3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2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胡锡挺;石登仁;廖礼平;李云;廖剑红;林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B62D2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关向兰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加强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顶压加强结构及汽车,其中,汽车顶压加强结构包括车顶纵梁结构以及顶盖结构,在所述车顶纵梁结构内形成有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腔体,在所述安装腔体内设有加强杆件,所述加强杆件至少部分与所述安装腔体的内壁面连接,所述顶盖结构至少部分延伸至与所述安装腔体的外壁面搭接,一方面提高了所述车顶纵梁结构抗弯刚度,提高了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在所述车顶纵梁结构和所述顶盖结构至少其中之一承受顶部压力时,通过所述加强杆件将顶部压力向下分配,降低了局部压力过大而出现压溃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顶压加强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车顶的抗压能力是汽车安全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据调查显示,在侧翻事故中,车顶的压力重量比为1.5的车辆,与压力重量比为4的车辆相比,车内成员的致死率或者受伤率将增加50%以上,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车顶抗压结构还需要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顶压加强结构及汽车,旨在优化汽车车顶的抗压结构,以提高汽车的车顶抗压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顶压加强结构,包括:
车顶纵梁结构,在所述车顶纵梁结构内形成有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腔体,在所述安装腔体内设有加强杆件,所述加强杆件至少部分与所述安装腔体的内壁面连接;以及,
顶盖结构,至少部分延伸至与所述安装腔体的外壁面搭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顶压加强结构还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A柱和C柱;
所述安装腔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与所述A柱和所述C柱对应设置;
对应的,所述加强杆件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与所述A柱和所述C柱对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顶压加强结构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上形成有穿设孔,所述加强杆件穿设于所述穿设孔内,其中:
所述连接结构的内侧端与所述加强杆件焊接连接,和/或,所述连接结构的外侧端与所述安装腔体的内壁面焊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顶压加强结构还包括间隔设置的A柱和C柱;
所述顶盖结构包括顶盖前横梁;
所述连接结构设置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或第二连接结构和/或第三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对应所述A柱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对应所述顶盖前横梁设置,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对应所述C柱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顶纵梁结构包括:
A柱上内板;
A柱加强板,与所述A柱上内板相对设置,且共同形成第一腔体;
AB柱内板上连接板,一端与所述A柱上内板搭接设置;
B柱上连接板,一端与所述A柱加强板搭接设置,所述B柱上连接板与所述AB柱内板上连接板相对设置,且共同形成第二腔体;
C柱上内板,与所述AB柱内板上连接板的另一端搭接;以及,
D柱外加强板,与所述B柱上连接板的另一端搭接设置,所述D柱外加强板与所述C柱上内板相对设置,且共同形成第三腔体;
其中,所述安装腔体包括所述第一腔体和/或第二腔体和/或第三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顶压加强结构还包括B柱,所述B柱包括相对设置的B柱外板和B柱内板,所述B柱外板和所述B柱内板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搭接腔体;
所述车顶纵梁结构至少部分处于所述搭接腔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0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