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多面自动翻鉴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59713.1 | 申请日: | 2021-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8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航丰;金佳丽;王鑫豪;陈敏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诚英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B65G47/252;B65G47/9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沈小青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多面 自动 机构 | ||
本发明属机械翻鉴领域,提供一种钢结构多面自动翻鉴机构,包括重检侧翻固定机构,所述重检侧翻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导辊,两个所述导辊上套设有环状闭合的软带,所述固定平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固定平台一端的导辊同轴固定连接,通过在固定平台上设置压力检测支撑式压力传感器,从而由支撑式压力传感器发出控制指令,使重检侧翻固定机构与移动抓选竖接机构相互配合完成钢结构姿态的变换,同时由转动固定器完成钢结构的翻转动作,在翻鉴归类领域具有广泛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结构翻鉴面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多面自动翻鉴机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机械件是一种结构较为复杂的机械基础元件,是各种泵类、反应合成釜、发动机箱,连轴器,电机等设备的关键部件,精密钢结构除了与材料和加工方面有关外,还涉及力学、摩擦学、结构学等,所以对于刚结构的表面和其结构研究难度也是相对较大的。
现有的大多数钢结构经过高温后压缩等等混合而成,钢结构在出厂前需要对器外表面经过多道加工工序处理,加工的各表面的粗糙度及其结构缺陷需要多次翻转鉴别,
现有的钢结构翻鉴面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钢结构翻鉴面需要人工手动翻鉴面,工作量较大,增加人工成本,误差大,进而影响后续的加工质量,或在翻鉴面后钢结构摆放位置不一没有分类,无法实现高效精准的数据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多面自动翻鉴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任一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多面自动翻鉴机构,包括包括移动抓选机构(30)、重检侧翻固定机构(31)、侧翻对接接结构(32),所述重检侧翻固定机构(31)配合移动抓选机构(30)并设置在移动抓选机构中,所述侧翻对接接结构(32)设置在重检侧翻固定机构(31)的两侧配合侧翻对接接结构(32)以实现钢结构件的鉴选翻身,移动抓选机构(30)包括承接车、插架(3),所述重检侧翻固定机构(31)包括侧翻固定平台(23)、三角支撑转动连接件(25),侧翻对接接结构(32)包括折板(26)、导轨(27),三角支撑转动连接件的顶端设置有轴与侧翻固定平台底部的轴孔连接,以保障侧翻固定平台的摆动幅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平台(1)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导辊,所述导辊内测周围设置有环齿,以活动连接第三电机的齿轮,两个所述导辊上套设有环状闭合的软带(2),所述固定平台(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与固定平台(1)一端的导辊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侧翻固定平台(23)的两侧设有插接式导轨,所述导轨上能衔接可运动的插架(3),所述插架(3)固定在承接车上(28),所述承接车上(28)设有竖接板,所述横接板设于软带(2)的下方,所述插架(3)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插架(3)移动的第三电机(8),所述第三电机上有固定有齿轮以便与环齿活动连接,所述插架(3)的上端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6),所述固定盒(6)中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旋转轴连接有调节移动抓选机构(30),有益于调节移动抓选机构(30)到合适的夹取距离,所述固定平台(1)上安装有与移动抓选机构位置相对应的压力检测支撑式压力传感器,所述软带(2)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转动固定器,三角支撑转动连接件一边固定在软带上,三角支撑转动连接件的一顶点连接侧翻固定平台,通过三角支撑转动连接件实现固定连接的转弯翻转。
优选地,所述移动抓选机构包括左抓臂(11)与右抓臂(19),所述左抓臂(11)与右抓臂(19)的一端铰接且铰接处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抓臂(11)与右抓臂(19)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夹抓(15),输出旋转轴中垂线上设置有矫正指针,第五电机外壳的中垂线设置有对应的矫正指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诚英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诚英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9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分压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塔
- 下一篇:一种生物气溶胶发生和平衡系统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