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拟南芥高效遗传转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8887.6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4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程焱;秦源;杨攀;叶康卓;林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A01H5/00;A01H6/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拟南芥 高效 遗传 转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拟南芥高效遗传转化的方法,通过构建质粒,转化农杆菌,然后收集菌体,浸泡拟南芥花序进行侵染后,将拟南芥植株放置黑暗处16‑24小时后,正常浇水培养,收获种子,再通过筛选标记直接筛选阳性种子,终止后得到阳性转基因植株。本发明不需要对农杆菌的单克隆进行检测,避免了农杆菌PCR的步骤;不需要液体培养农杆菌菌液,避免了液体培养过程和离心收集菌液的时间。本发明改进了拟南芥转化的步骤,节约了实验操作的时间,提高了拟南芥转化操作的工作效率,使得拟南芥转化操作可以规模化大批量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拟南芥高效遗传转化的方法,属于生物学领域。
背景技术
拟南芥由于其植株小、生命周期短、单株种子数量多、基因组已经完全解析等特点,已经成为植物科研领域广泛使用的模式植物。在拟南芥的研究中,科研工作者和生物技术服务公司需要构建大量的拟南芥转基因系。目前较为常用的拟南芥转化方法为农杆菌介导的花序侵染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在大肠杆菌中完成载体构建和验证,得到构建好的质粒;(2)质粒转化农杆菌,涂平板后挑选单克隆进行验证,挑选阳性的单克隆;(3)挑取阳性单克隆于2mL抗性LB培养基中进行小量液体培养;(4)1:100接种到500mL抗性LB培养基中进行大量培养至对数生长期(OD值在0.6-0.8之间);(5)离心获得大肠杆菌菌体,100mL转化液体(1/2 MS, 5%蔗糖)重新悬浮;(6)转化前加入0.02% 的Silwet-77于菌液中并转移菌液至烧杯中;(7)把拟南芥花序放入菌液中充分浸泡3-5分钟。(8)将浸过的植物用保鲜膜包裹,放置黑暗处16至24小时,以保持高湿度;(9)正常浇水,可用竹签固定植物,种子成熟时停止浇水。 (10)收获的种子于37℃烘箱干燥3-5天。(11)通过合适筛选标记筛选阳性苗。
本转化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转化农杆菌后,需要挑选单克隆,耗时;(2)农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质粒拷贝数低,普通菌液PCR比较困难。(3)挑选单克隆后,需要经过小量摇菌和大量摇菌这两个步骤,需要耗费3-4天的时间。(4)最终大量摇菌时候需要把握菌液的OD值情况以确保转化的菌体处在对数生长期内,繁琐耗时;(5)收集菌体需要离心,耗时费力,不适合一次转化较多建构的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更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采用Km抗性的空载体pDsRed0作为测试,所述Km抗性的空载体pDsRed0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采用1-2μg pDsRed0质粒转化100μL农杆菌感受态,转化后的所有菌液涂布到15cm直径的培养皿中,培养皿中含有50mg/L Km抗性和25mg/L Rif抗性的LB培养基;
(3)培养皿放置28℃生长3-4天,克隆长到2-3mm大小时,直接用涂布棒收集菌体;
(4)将收集的菌体用100mL转化液体重新悬浮,获得悬浮液,所述转化液体为含有5%蔗糖的1/2 MS培养基;
(5)转化前加入终浓度为0.02%的Silwet-77于悬浮液中并转移菌液至烧杯中;
(6)人工气候室中土壤基质种植拟南芥至盛花期,转化之前剪掉已经长出的果荚;
(7)把拟南芥的花序放入悬浮液中充分浸泡3-5分钟;
(8)将浸过的拟南芥植株用保鲜膜包裹,放置黑暗处16-24小时,以保持高湿度;
(9)正常浇水,用竹签固定植物,种子成熟时停止浇水;
(10)收获的种子于37℃烘箱干燥3-5天;
(11)通过Ds-Red荧光挑选阳性种子,种植阳性种子得到转基因阳性植株。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不需要对农杆菌的单克隆进行检测,避免了农杆菌PCR的步骤,节约了单克隆检测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8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