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探头与面板的连接结构及电磁烹饪器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6494.1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9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晶纬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32 | 分类号: | A47J36/32;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探头 面板 连接 结构 电磁 烹饪 器具 | ||
本发明涉及电磁烹饪器具领域,公开了一种温度探头与面板的连接结构及电磁烹饪器具,温度探头与面板的连接结构其包括面板和三个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安装腔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探头下端设有安装支架,所述温度探头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面板组件设有三个感温探头,可以对锅具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安装支架保证了温度探头的稳定安装,又能提高其对锅具的支撑能力,烹饪过程中锅具不需要与面板接触,降低能量损失,烹饪能效更高,且温度探头能直接实时检测到锅具的温度,温度传感器对温度测温滞后性更低,检测精度更高,进而保证了电磁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烹饪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温度探头与面板的连接结构及电磁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烹饪器具具有加热快速、无明火、无烟尘、安全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这的青睐和认可。现有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电磁烹饪器具包括电磁炉和电磁电饭煲。
现有技术中电磁烹饪器具主要包括:底壳、线圈盘、控制板、测温装置以及盖设在底壳上的面板,线圈盘、控制板和测温装置位于底壳和面板围成的空间内。其中测温装置的安装结构具体为:面板的底部贴合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有安装孔用于插入固定安装温度探头,安装座顶面与面板的底面之间的还设有导热硅脂材料层。当电磁烹饪器具上放置锅具时,线圈盘对锅具进行加热,锅具温度升高后会传递给与自身接触的面板区域,面板受热后再将温度传递给导热硅脂,导热硅脂接着将温度传递给安装座,最终温度安装座将温度传递给温度探头。
现有电磁烹饪器具产品中,这种温度检测结构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
1.现有电磁烹饪器具产品中,温度探头是用于检测面板传递的温度数据,再通过温度数据间接预测锅具的温度,从而判定锅具是否发生干烧的;当锅具出现干烧时,锅具很容易出现变形,导致锅具的底部凹凸不平,锅具的底部与面板无法维持高度贴合的状态时,此时锅具即使出现干烧,面板的温度也可能出现上升不明显的情况,此时温度探头就无法快速的通过面板的温度信息精准检测锅具的温度变化,从而无法达到防止锅具干烧的技术目的。
2.现有电磁烹饪器具产品中,由于温度探头时安装在面板下方的,锅具是放置在面板上方的,温度探头所检测到的温度是需要经过锅具依次传递给面板、导热硅脂材料层和安装座的,由于温度传递路径过长过于复杂,温度探头对锅具的温度检测操作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而且温度在不同材料中传递也会出现温度散失和变化,因此导致温度探头检测到的温度值与锅具无法做到相等,在电磁烹饪器具的温度检测控制中需要设置一定温度范围差值来弥补该传递散失的温度;但是电磁烹饪器具在实际应用中,烹饪方式多样,电磁烹饪器具周边环境多样,锅具也可能发生形变使得其与面板贴合度和位置都会变化,因此该温度范围差值必须要根据上述场景作适当调整才能保证温度探头检测到的温度和锅具实际温度相等;而实际应用中,是不可能根据这些应用场景的实时对电磁烹饪器具在控制上的温度范围差值进行对应调整的,因此也就导致现有的电磁烹饪器具产品在实际应用中温度探头检测到的温度值与锅具实际的温度存在必然的无法消除温度检测误差,且该误差是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因此导致电磁烹饪器具在实际应用中温度探头检测温度,锅具温度有差异,不能实现对锅具温度的实时精确反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温度探头与面板的连接结构,能解决现有温度探头无法实时精确的检测锅具温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应用了一种温度探头与面板的连接结构,使得所述电磁烹饪器具能解决现有电磁烹饪器具无法实时精确的检测锅具温度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晶纬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德晶纬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6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