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料头自动切除功能的注塑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5018.8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5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彭佩;丁宏参;谢家乐;赖敏煜;王财荣;金伟;俞方敏;黄志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8;B29C45/40;B29C45/17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料 自动 切除 功能 注塑 模具 | ||
1.一种具有料头自动切除功能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模脚(11)、驱动组件、第一拉料杆(4)、第二拉料杆(5)和用于注塑工件(6)的动模板(7),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顶针固定板(2)和顶板(3),所述模脚(11)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动模板(7)固定在模脚(11)上,所述顶板(3)和顶针固定板(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动模板(7)和底板(1)之间,所述顶板(3)固定在顶针固定板(2)上;所述顶针固定板(2)上固定有若干根在顶针固定板(2)上移时用于将工件(6)从动模板(7)上顶出的顶针(21),每根所述顶针(21)的上端均活动贯穿顶板(3)后伸入在动模板(7)中;所述动模板(7)中设置有进料流道(71),当原料进入到进料流道(71)中后,所述原料在进料流道(71)中形成料头(61),所述料头(61)与注塑成型后的工件(6)之间形成浇口(62),所述进料流道(7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料头(61)钩接的倒钩槽(72);所述第一拉料杆(4)的上端和第二拉料杆(5)的上端均伸入在进料流道(71)中,所述第一拉料杆(4)的下端和第二拉料杆(5)的下端均活动贯穿顶板(3)和顶针固定板(2)后抵靠在底板(1)上,所述第一拉料杆(4)与驱动组件之间设置有在顶针固定板(2)上移时驱使第一拉料杆(4)延时上移的第一延时机构,所述第二拉料杆(5)与驱动组件之间设置有在顶针固定板(2)上移时驱使第二拉料杆(5)延时上移的第二延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料头自动切除功能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时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拉料杆(4)的外周壁上的第一环形凸台(41),所述第一环形凸台(41)位于顶板(3)和顶针固定板(2)之间,所述顶针固定板(2)与顶板(3)之间设置有在顶针固定板(2)上移时用于供第一环形凸台(41)滑动的第一滑腔(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料头自动切除功能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时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拉料杆(5)的外周壁上的第二环形凸台(51),所述第二环形凸台(51)位于顶板(3)和顶针固定板(2)之间,所述顶针固定板(2)与顶板(3)之间设置有在顶针固定板(2)上移时用于供第二环形凸台(51)滑动的第二滑腔(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料头自动切除功能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固定板(2)移动到下限位置时,所述第一环形凸台(41)的下端面至第一滑腔(8)的内底部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51)的下端面至第二滑腔(9)的内底部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料头自动切除功能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固定板(2)移动到下限位置时,所述第一环形凸台(41)的下端面至第一滑腔(8)的内底部的距离和所述第二环形凸台(51)的下端面至第二滑腔(9)的内底部的距离均为7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料头自动切除功能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料杆(4)和第二拉料杆(5)沿进料流道(71)的延伸方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料头自动切除功能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槽(72)的内侧面与竖直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4-5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料头自动切除功能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槽(72)的内侧面与竖直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50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机械设备的配件运输装置
- 下一篇: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