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生态竹方的加工方法及其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51040.5 | 申请日: | 2021-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5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黎志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同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7M1/08 | 分类号: | B27M1/08;B27M1/02;B27J1/00;B27K9/00;B27G1/00;B27F1/16;B27G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丁佳钰 |
| 地址: | 353000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加工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原生态竹方的加工方法及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竹、上胶、烘干、热压机模内层叠排板和热压成形。所述设备包括动模、模座和机架,动模处于模座的正上方,模座安装在机架上,动模以能向模座移动地安装在机架上,还包括处于模座左侧的左定位块和处于模座右侧的右定位块,左定位块与右定位块以能相向移动地安装在机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原生态竹方的加工设备,其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模座左侧的左定位块和处于模座右侧的右定位块,在多片竹板挤压过程中对产生的夹紧力。在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的辅助夹紧作用下,极大降低了竹片纤维破坏,提高竹方韧性与抗力能力;压制成型的竹方外表美观,减少胶水用量,极大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板、室内装饰装修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原生态竹方的加工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竹片加工工艺中,通过压制设备压制获得成型后的平直竹片,已获得的多片平直竹片在通过榫结合面进行重组竹材(即单片竹板),之后在对重组竹材边缘和表面进行处理(即对单片竹板边缘进行修整、表面进行刨光或砂光处理),锯切成一定规格的制成竹方或竹材。然而,由于上述工艺可知已获得多片平直竹片成重组竹材,未能进行有效控制,导致需要对在重组竹材边缘和表面进行处理,极大浪费竹材,处理过程中不仅有噪声与竹粉的污染,而且需要耗费人工成本,增加企业的成本投入,制约企业的发展。
另外,常见的用于制成竹方的压制设备,通常包括机架、活动安装在机架上的动模,以及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模座。压制设备工作时,多片重组竹材依次以长度方向送入现有压制设备内,并进行上下重叠。通过动模向模座移动将上工序输送至模座上多片重组竹材通过冷挤压、涂胶,在保温定型达到而重组竹材目的,获得所需的竹方。然而,现有的压制设备在多片重组竹材挤压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多片重组竹材送料方向两侧同时预夹紧作用或夹紧,经常出现多片重组竹材上下叠合错位,不便理料,且多片重组竹材水平伸展收缩不一致,定型后需要对竹方边缘和表面进行处理(即需要切削掉多余竹片边缘修整,)造成竹片浪费,增加成本。竹方的合格率低,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传统竹片加工工艺与现有压制设备进行改进,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生态竹方的加工方法及其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原生态竹方的加工方法,包括破竹、上胶、烘干、热压机模内层叠排板、热压成形,具体采用下述步骤:
(1)将毛竹按需求规格截断,获得竹段,削去竹段外表面凸起的竹节;将竹段劈裂成的弧形竹片毛坯;
(2)将弧形竹片毛坯外圆周面的0.5-1.2mm;去除弧形竹片毛坯内圆中的隔层竹节;加工成弧度为加工成内弧半径与外弧半径相等的表面光滑的光毛坯;
(3)将光毛坯一端或双端铣削成指形榫,指接组坯;
(4)将光毛坯竹青面、竹黄面及指榫结合面涂胶,然后以弧形的相同朝向依次叠合组坯;
(5)将涂胶后的弧形竹片组坯进行垂直和侧向同时加压固定自然固化,或送入热压机垂直和侧向同时加压固化,形成重组竹材;
(6)将数层竹材表面加工平整后同向叠放,加压粘接形成具有不同厚度的竹方或方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同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同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1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