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生态竹方的加工方法及其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51040.5 | 申请日: | 2021-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5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黎志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同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7M1/08 | 分类号: | B27M1/08;B27M1/02;B27J1/00;B27K9/00;B27G1/00;B27F1/16;B27G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丁佳钰 |
| 地址: | 353000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加工 方法 及其 设备 | ||
1.一种原生态竹方的加工方法,包括破竹、上胶、烘干、热压机模内层叠排板、热压成形,其特征在于,下述步骤:
(1)将毛竹按需求规格截断,获得竹段,削去竹段外表面凸起的竹节;将竹段劈裂成的弧形竹片毛坯;
(2)将弧形竹片毛坯外圆周面的0.5-1.2mm;去除弧形竹片毛坯内圆中的隔层竹节;加工成弧度为加工成内弧半径与外弧半径相等的表面光滑的光毛坯;
(3)将光毛坯一端或双端铣削成指形榫,指接组坯;
(4)将光毛坯竹青面、竹黄面及指榫结合面涂胶,然后以弧形的相同朝向依次叠合组坯;
(5)将涂胶后的弧形竹片组坯进行垂直和侧向同时加压固定自然固化,或送入热压机垂直和侧向同时加压固化,形成重组竹材;
(6)将数层竹材表面加工平整后同向叠放,加压粘接形成具有不同厚度的竹方或方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竹材原态重组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毛竹锯切成长度为200-3000mm的竹段,将竹段劈裂成宽度为10-120mm的弧形竹片毛坯;步骤(2)中,将弧形竹片毛坯的竹黄面铣削去0.5-2mm,加工成弧度为加工成内弧半径与外弧半径相等的表面光滑的光毛坯,内、外弧所对应的扇形夹角范围为30~120°;步骤(3)中,用割刀对各光毛坯一侧边缘,顺着竹纤维方向周向,拉割内圆纵条缝,各光毛坯上背离圆纵条缝的一侧磨削出与相邻光毛坯上圆纵条缝相适配的凸条;步骤(4)中,将弧形竹片高温炭化处理,将弧形竹片放入烘干消毒碳干机,烘干消毒碳干机加热的温度为120—200℃,加热时间2.5-5小时,弧形竹片碳化,碳化程度为2%—35%;将炭化后的弧形竹片组采用热压、重压平展开,之后在进行涂胶;步骤(4)与步骤(5)中涂胶所使用的胶粘剂为UF、PF、MDI或其他本领域常用的胶粘剂。
3.一种原生态竹方的加工设备,包括电热棒、动模、模座和机架,以及用于带动动模向模座运动的第一液压缸,所述动模处于所述模座的正上方,所述模座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动模以能向模座移动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一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液压缸具有工作端,所述动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工作端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于模座左侧的左定位块和处于模座右侧的右定位块,所述左定位块与所述右定位块以能相向移动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左定位块上安装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处于所述左定位块与所述右定位块相对的侧面上,所述右定位块上安装有第二橡胶垫,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处于所述模座下方的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处于所述模座的下方,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具有用于驱动所述模座竖直移动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模座与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具有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原生态竹方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均具有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处于所述模座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朝向所述模座,所述动模与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以能带动所述动模竖向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处于所述模座的左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朝向所述右定位块,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安装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左定位块在所述机架上横向移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处于所述模座的右侧,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朝向所述左定位块,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右定位块在所述机架上横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原生态竹方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所述左定位块移动起导向作用的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处于所述左定位块下方,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所述右定位块移动起导向作用的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处于所述右定位块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同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同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10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