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壁管材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50802.X | 申请日: | 2021-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3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郑君豪;魏作友;陈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纳川管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F16L57/02;B29C48/151;B29C53/56;B29C53/84;B29B11/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郭若山 |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管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壁管材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管体,还包括螺旋缠绕在所述管体外侧壁上的缠绕管,所述缠绕管包括多个依次拼接成圆环状结构的扇形骨架,所述扇形骨架包括圆弧部、一体连接在所述圆弧部一侧的第一啮合部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圆弧部另一侧的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和所述第二啮合部远离所述圆弧部的一侧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啮合部上设有第一啮合条,所述第二啮合部上设有与第一啮合条配合的第二啮合条;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形骨架中,其中一个所述扇形骨架上的所述第一啮合部与另一个所述扇形骨架上的所述第二啮合部相互啮合。相邻啮合部之间通过啮合条互相啮合,使得缠绕管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易变形,抗压能力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材,特别涉及一种结构壁管材,属于塑料增强管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结构壁管材的缠绕管多数采用中空的聚丙烯肋管进行缠绕,有部分采用在中空缠绕管中增设一道加强肋的方式以此来增加整体管材的结构强度,但是在对缠绕管缠绕的过程中,具有加强肋的缠绕管中的加强肋容易变形易位,让缠绕管的性能受损,使缠绕后的结构壁管材之间强度较低,在强压下容易发生裂缝或者解体现象,且较大口径的结构壁管材在地质变化时承压压力的面积较大,更易容易被挤压坍塌变形。
为此,本案申请人于2020.09.28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种大口径结构壁管材,申请号为CN202022176357.9,其授权公告号为CN212297968U,名称为一种内肋组合加强的大口径结构壁管材,包括若干个扇形骨架组合胶粘组合而成的圆柱形内肋结构,所述扇形骨架靠近轴心位置的一端设置有组合部,所述组合部与组合部之间接触的位置采用朝向轴心的圆弧结构过渡并且构成类圆形空腔,圆弧过渡结构的末端即远离轴心的一端连接有贴合部,所述贴合部远离组合部的一端设置有缠绕部,所述缠绕部与所述缠绕部之间通过贴合部连接在一起并且组合为类圆形结构,所述圆柱形内肋结构用于缠绕在管体的外圆周面。
采用这种圆柱形内肋结构,让结构壁管材在缠绕完成后整体的密封性和强度得到提高,然而这种结构壁管材使用的扇形骨架之间是通过黏胶粘合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变形,其抗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变形且抗压能力较好的结构壁管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壁管材,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缠绕在所述管体外侧壁上的缠绕管,所述缠绕管包括多个依次拼接成圆环状结构的扇形骨架,所述扇形骨架包括圆弧部、一体连接在所述圆弧部一侧的第一啮合部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圆弧部另一侧的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和所述第二啮合部远离所述圆弧部的一侧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啮合部上设有第一啮合条,所述第二啮合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啮合条配合的第二啮合条;所述扇形骨架展开成平面后所述第一啮合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啮合部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啮合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啮合部的长度方向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形骨架中,其中一个所述扇形骨架上的所述第一啮合部与另一个所述扇形骨架上的所述第二啮合部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部上还设有与所述缠绕管的轴线垂直布置的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管展开成直线后,所述缠绕管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扇形骨架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有长槽。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管展开成直线后,所述缠绕管中的各个所述扇形骨架呈螺旋状布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形骨架中的所述圆弧部之间相互贴合。
进一步的,同一个所述缠绕管中,所述缠绕管中部形成十字型空腔。
进一步的,同一所述扇形骨架中,所述圆弧部、所述第一啮合部和所述第二啮合部依次围绕形成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外部绕设有聚乙烯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纳川管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纳川管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08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