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软排队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7189.6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9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伟;黎灿兵;魏娟;曾龙;杨函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60;B60L53/62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4 | 代理人: | 樊俊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排队 充电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软排队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动汽车软排队充电系统包括:总控制柜、功率母线及多个智能充电桩;功率母线与智能充电桩电连接;总控制柜包括总控制器、并网断路器及第一信息采集模块,并网断路器的一端与电网中一馈线电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母线电连接;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网流向功率母线的电量信息;总控制器分别与智能充电桩、并网断路器的控制信号端及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总控制器用于控制每个智能充电桩的实时输出功率,在控制过程中各智能充电桩的实时输出功率的总和小于或等于馈线的最大传输功率。本发明能在确保馈线线路不过载的前提下,增加智能充电桩数量,实现电动汽车用户和电网双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软排队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大力发展和推广电动汽车是解决环境污染和石油危机问题,实现能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零排放或者超低排放、低噪声且低热辐射等特性,同时,电能来源也越来越多样化、清洁化,因此兼具“节能”与“环保”特性的电动汽车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下,被社会普遍认为是理想的燃油汽车替代品。随着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的增强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电动汽车市场规模逐渐壮大。
然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普及。在充电桩规划阶段,通常要求某馈线上所有充电桩最大功率之和小于馈线最大传输功率。因此,在小区、办公楼、商场等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量大的城市地区,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受到已建成的配电网络馈线容量的限制。由此造成了在充电高峰时期,经常出现充电桩数量不够的现象,用户只能排队等待前面已接入的车辆完成充电,极大影响了用户使用电动汽车的体验。此外,集中充电也会造成馈线在充电高峰时期持续重载,而在充电闲时时期持续轻载,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不利于配网的经济运行。
目前对于电动汽车充电问题,已存在一些现有技术,如申请号:202020946943.4及申请号201910805104.2公开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但这些现有技术都是围绕快速充电或慢速充电等充电需求,有效提高充电效率展开的,没有考虑充电桩数量不足的情况,无法解决用户排队等候充电桩的问题,同时当所有充电桩最大功率之和大于馈线最大传输功率时,也无法确保馈线线路不过载,无法防止馈线线路因长时间过载、过热而导致加速老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软排队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充电桩数量不足,电动汽车用户需排队等待空闲充电桩,及无法确保馈线线路不过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软排队充电系统,包括:总控制柜、功率母线及多个智能充电桩;
其中,所述功率母线与所述智能充电桩电连接;所述总控制柜包括总控制器、并网断路器及第一信息采集模块,所述并网断路器的一端与电网中一馈线电连接,所述并网断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功率母线电连接;所述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电网流向所述功率母线的电量信息;所述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智能充电桩、所述并网断路器的控制信号端以及所述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总控制器用于控制每个智能充电桩的实时输出功率,且在控制过程中各智能充电桩的实时输出功率的总和小于或等于所述馈线的最大传输功率。
其中,所述智能充电桩包括:分布式控制器、逆变器模块及第二信息采集模块;
其中,所述逆变器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母线电连接,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该第二信息采集模块所属智能充电桩的输出信息;所述分布式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总控制器、所述逆变器模块的控制信号端以及所述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分布式控制器,与通过该分布式控制器所属智能充电桩充电的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
其中,所述总控制器包括云端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一本地无线通信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71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