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旋翼无人机水陆两用起落架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45416.1 | 申请日: | 2021-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0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花良浩;张剑峰;奚小波;李德杰;许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4C25/10 | 分类号: | B64C25/10;B64C25/56;B64C27/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赵荔;王晓东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旋翼 无人机 水陆 两用 起落架 | ||
1.一种四旋翼无人机水陆两用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性部件(100),所述弹性部件(100)包括外壳体(101)、储气罐(102)、连通件(103)和气囊(104),所述外壳体(101)上设置有内腔(101a),气囊(104)设置在内腔(101a)内壁,内腔(101a)连通外界,外壳体(101)上设置有储气罐(102),储气罐(102)通过连通件(103)连通气囊(104);
缓冲组件(200),所述缓冲组件(200)包括控制件(201)、气管(202)、活动框(203)和缓冲架(204),所述控制件(201)设置在外壳体(101)上,控制件(201)上设置有活动框(203),活动框(203)连接缓冲架(204),控制件(201)通过气管(202)连通储气罐(1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旋翼无人机水陆两用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103)包括固定管(103a)、第一弹簧(103b)和滑块(103c),所述固定管(103a)一端设置有连接管(103a-1),连接管(103a-1)连通储气罐(102),固定管(103a)另一端内壁连接第一弹簧(103b)一端,第一弹簧(103b)另一端连接滑块(103c),滑块(103c)滑动设置在固定管(103a)内壁,固定管(103a)上设置有开口(103a-2),并且开口(103a-2)与气囊(104)连通,气管(202)一端固定连接固定管(103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旋翼无人机水陆两用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架(204)包括底座(204a)、支撑脚(204b)、支杆(204c)、燕尾滑块(204d)和第二弹簧(204e),底座(204a)两端铰接连接支撑脚(204b),支撑脚(204b)铰接连接支杆(204c)一端,支杆(204c)另一端铰接设置在燕尾滑块(204d)上,底座(204a)上设置有滑槽(204a-1),燕尾滑块(204d)滑动设置在滑槽(204a-1)内壁,滑槽(204a-1)内设置有第二弹簧(204e),并且第二弹簧(204e)两端连接燕尾滑块(204d),所述底座(204a)一侧凸起形成固定板(204a-1)一端,固定板(204a-1)连接活动框(20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旋翼无人机水陆两用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201)包括固定座(201a)、第三弹簧(201b)和第一伸缩杆(201c),所述固定座(201a)设置在外壳体(101)外壁上,固定座(201a)内部设置有空腔(201a-1),活动框(203)滑动穿过固定座(201a)及空腔(201a-1),固定座(201a)外壁通过第一伸缩杆(201c)连接活动框(203),并且第一伸缩杆(201c)上套设有第三弹簧(201b)。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旋翼无人机水陆两用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201)还包括第二伸缩杆(201d)、第四弹簧(201e)和推板(201f),所述活动框(203)上设置有卡槽(203a),推板(201f)一侧设置有卡块(201f-1)和第二伸缩杆(201d),卡槽(203a)卡合连接卡块(201f-1),第二伸缩杆(201d)一端固定连接推板(201f),另一端固定连接空腔(201a-1)内壁,并且第二伸缩杆(201d)与气管(202)相对远离固定管(103a)一端连接,推板(201f)另一侧通过第四弹簧(201e)连接空腔(201a-1)内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旋翼无人机水陆两用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01)形状为环状,外壳体(101)内壁设置有连通内腔(101a)的通槽(101b)。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四旋翼无人机水陆两用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102)连接在外壳体(101)内侧,所述储气罐(102)外壁设置有充气槽(102a),充气槽(102a)连通通槽(101b),储气罐(102)上设置有控制阀(102b),控制阀(102b)位于充气槽(102a)中,控制阀(102b)连通连接管(103a-1),固定管(103a)设置在充气槽(102a)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54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