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纤维直径理论最优值的热磨机磨片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44318.6 | 申请日: | 2021-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4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许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7L11/08 | 分类号: | B27L11/08;B02C7/12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李晓敏 | 
| 地址: | 150028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纤维 直径 理论 最优 热磨机磨片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纤维直径理论最优值的热磨机磨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计算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
S11确定磨片分区数;
S12确定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比;
S13初步计算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
S14验证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合理性;
若磨片分区径向级差Γφ≥0,则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分配合理;若磨片分区径向级差Γφ0,则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分配不合理,重复步骤S12~S14重新确定各分区径向长度;
S15确定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终值;
步骤2:计算磨片各分区纤维直径理论最优值
S21确定磨片各分区纤维直径理论最优值初值计算数量;
S22确定磨片各分区纤维直径理论最优值各初值径向位移;
S23计算磨片各分区纤维直径理论最优值初值;
S24计算磨片各分区纤维直径理论最优值;
步骤3:确定磨片各分区齿形结构参数
S31确定磨片各分区间隙;
S32确定磨片各分区磨齿宽度;
S33确定磨片各分区磨齿数量;
S34确定磨片各分区磨齿倾角;
S35确定磨片各分区齿槽宽度;
S36确定磨片磨齿高度;
S37确定磨片周向齿齿宽;
S38确定磨片周向齿齿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纤维直径理论最优值的热磨机磨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确定磨片分区数,具体为:
式中,Qφf四舍五入取整数,当Qφf≥4时,取Qφf=4,单位:个,Dφw为磨片外圆直径,单位:mm;
所述S12确定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比,具体为:
式中,Lφf1、Lφf2、...、分别为从磨片外圆至内圆各分区的径向长度,单位:mm;δφf1、δφf2、...、分别为从磨片外圆至内圆各分区的径向长度所占比例值,均取整数,取值范围3~6;
所述S13初步计算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具体为:
(i=1、2、...、Qφf)
式中,Lφf1、Lφf2、...、均取整数,单位:mm,Dφn为磨片内圆直径,单位:mm;
所述S14验证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合理性,具体为:
式中,Γφ为磨片分区径向级差,若Γφ≥0,则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分配合理;若Γφ0,则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分配不合理,重复步骤S12~S14重新确定各分区径向长度;
所述S15确定磨片各分区径向长度终值,具体为:
式中,Lφfzi为磨片第i分区径向长度终值,单位: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纤维直径理论最优值的热磨机磨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1确定磨片各分区纤维直径理论最优值初值计算数量,具体为:
式中,Qφxwci为磨片第i分区纤维直径理论最优值初值计算数量,Qφxwci四舍五入取整数,单位:个,当Qφxwci5时,取Qφxwci=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纤维直径理论最优值的热磨机磨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2确定磨片各分区纤维直径理论最优值各初值径向位移,具体为:
式中,Lφmpdij为磨片第i分区第j纤维直径理论最优值初值径向位移,取整数,单位:mm,i=1、2、...、Qφf,j=1、2、...、Qφxwci,且令Lφfz0=0;ηφi为常整数,ηφi=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商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43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坑式储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