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内河航运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9412.2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6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文元桥;陈芊芊;陈华龙;肖长诗;周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W1/10 | 分类号: | G01W1/10;G06F16/245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内河 航运 气象 服务 保障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内河航运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包括感知层,用于获取气象数据,包括移动监测站点、固定监测站点和国家基准站点;传输层,用于传输气象数据;处理层,包括当地气象局和当地航务管理局,用于接收气象数据并进行分析,并发送气象实时信息、预报及预警信息;应用层,包括广播模块和气象信息接收方,通过广播模块将气象实时信息、预报及预警信息发送至气象信息接收方。本发明实现了获取准确的气象数据并快速、广泛地传播气象预警及预报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象预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内河航运气象服务保障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象预警系统如下:
澳大利亚气象局的S-PROG系统(Spectral Prognosis System),是一个基于雷达的0~1小时降水预报系统;
英国气象局的临近预报系统GANDOLF(Generating Advanced Nowcasts forDeployment in Operational Land-surface Flood Forecasts)主要用来预报对流性降水,利用雷达反射率资料、红外和可见光卫星云图资料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的预报结果,建立0~2小时对流性降水的移动和发展的预报;
加拿大气象环境局的CARDS(Canadian Radar Decision Support System),是一个基于多普勒雷达数据的0~1小时强对流天气预报系统,包括降水、冰雹、下击暴流等的预报,并可监测雷暴的强度等级;
美国NCAR开发了一个综合的0~1小时自动临近预报系统ANC(Auto-NowcastSystem),主要基于多普勒雷达和卫星资料以及中尺度观测网资料等,综合运用多种算法来获取风暴发生、发展和消亡的信息,时间分辨率为5分钟,自动对雷暴进行0~1小时的预报,并预报雷暴的移动路径及其演变,还可以通过伴随模式导出边界层的风场。
国内在致力于解决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预警方面亦做了大量工作,一些省市台站自行研发的临近预报预警系统,在气象业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途径有限,专业的航运气象服务传播途径目前仅局限于网站、邮箱和短信等方式,急需拓展方式,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长江航务管理部门已建立的VHF系统传播气象服务信息,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各类新型传播途径,建立高效、快捷、冗余的立体式全覆盖传播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内河航运气象服务保障系统,以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预警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内河航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包括:
感知层,用于获取气象数据,包括移动监测站点、固定监测站点和国家基准站点;
传输层,用于传输气象数据;
处理层,包括当地气象局和当地航务管理局,用于接收气象数据并进行分析,并发送气象实时信息、预报及预警信息;
应用层,包括广播模块和气象信息接收方,通过广播模块将气象实时信息、预报及预警信息发送至气象信息接收方。
按上述方案,所述移动检测站点包括设置于客船和渡船上的气象要素传感器。
按上述方案,所述固定监测站点包括设置于岸边或趸船的气象监测站以及设置于航道内航标和灯船上的气象要素传感器。
按上述方案,所述传输层包括设置于趸船的物联网基站、内网模块和无线网络模块,其传输过程具体为:
物联网基站通过无线网络接收来自移动检测站点和固定监测站点的气象数据,当地气象局通过内网接收来自物联网基站和国家基准站点的气象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9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格轮的防堵转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废水回收功能的节能型分质给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