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内河航运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9412.2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6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文元桥;陈芊芊;陈华龙;肖长诗;周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W1/10 | 分类号: | G01W1/10;G06F16/245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内河 航运 气象 服务 保障 系统 | ||
1.一种智能内河航运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感知层,用于获取气象数据,包括移动监测站点、固定监测站点和国家基准站点;
传输层,用于传输气象数据;
处理层,包括当地气象局和当地航务管理局,用于接收气象数据并进行分析,并发送气象实时信息、预报及预警信息;
应用层,包括广播模块和气象信息接收方,通过广播模块将气象实时信息、预报及预警信息发送至气象信息接收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内河航运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检测站点包括设置于客船和渡船上的气象要素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内河航运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监测站点包括设置于岸边或趸船的气象监测站以及设置于航道内航标和灯船上的气象要素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内河航运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层包括设置于趸船的物联网基站、内网模块和无线网络模块,其传输过程具体为:
物联网基站通过无线网络接收来自移动检测站点和固定监测站点的气象数据,当地气象局通过内网接收来自物联网基站和国家基准站点的气象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智能内河航运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于趸船的气象监测站以及物联网基站构成航运气象保障服务站点,当过往船舶经过航运气象保障服务站点时,触发信息传输需求,气象保障服务站点将从当地气象局获取气象实时信息并发送至船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内河航运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层处理过程为:
当接收层接收到气象数据时,首先对气象数据进行预处理,判断接受的气象数据是否存在格式异常或缺测,若存在格式异常或缺测则提示用户对气象数据进行检查并及时补传,若气象数据无异常则进入质量控制环节;
质量控制环节包括对气象数据进行界限值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和内部一致性检查;完成上述检查后再次判断气象数据是否异常,若存在异常则进入异常数据处理环节,随后将已经过异常数据处理环节的气象数据再次进行异常判断,若判断气象数据仍存在异常,则提示用户存在异常并对该异常数据进行标记,若判断气象数据正常则进行数据入库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内河航运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模块包括电子显示屏、船用专门设备、专业气象网站、社交软件、短信、VHF广播以及呼叫系统,广播模块通过上述设备或方式进行气象实时信息、预报及预警信息的广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94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格轮的防堵转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废水回收功能的节能型分质给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