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EEG信号的睡眠质量监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8812.1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9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觉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369 | 分类号: | A61B5/369;A61B5/374;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eeg 信号 睡眠 质量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EEG信号的睡眠质量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装置和脑电波采集装置,所述脑电波采集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脑电波采集装置采集被测者在清醒静息状态预定时间的脑电波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根据采集的脑电波信号识别睡眠质量指标,从而分析被测者的睡眠质量,得出睡眠质量分析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在清醒静息状态下提取脑电波信号进行睡眠质量监测和分析,提出了睡眠质量监测指标中重要和有切身体感的指标,从而能够帮助实现被测者自己阅读和理解监测结果,提高睡眠质量监测带来改善睡眠的有效性和可视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睡眠质量监测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EEG信号的睡眠质量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睡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活动。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消除身体疲劳,提高大脑和各脏器活力,是人的免疫能力和情绪健康的保障。然而,现代人的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入睡晚、频繁失眠、多梦困扰和醒来累等情况已成为我们睡眠的主要问题,继而引发的疲劳感影响着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长期的睡眠问题会让人白天精神不振,影响专注力和耐心,情绪容易发生波动,甚至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自从德国精神病学家伯格(Berger)于1924年第一次记录头皮脑电信号以来,脑电信号就被用于大脑活动的研究。睡眠研究是大脑活动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美国睡眠医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AASM)根据睡眠时EEG的特征,可以将睡眠分为:清醒期(W)、非快速眼动1期(N1)、非快速眼动2期(N2)、非快速眼动3期(N3)和快速眼动期(REM)。
目前市面上的睡眠监测产品大多是基于上述的5种睡眠分期而给出的人的睡眠状态的分类和监测,比如深睡眠和浅睡眠。应用于辅助睡眠产品开发领域比如助眠枕,健康手环等,或者科研分析领域和医学应用领域,其监测结果很难有效服务被测者个人,无法直接拿来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核心因素和直接后果。
而且,现有技术中很多睡眠质量监测产品需要用户佩戴过夜,即在整个睡眠过程中全程佩戴监测仪器,这种技术方案的弊端在于佩戴产品过夜让用户的睡眠舒适度体验下降,容易引发心理负担,从而对监测结果造成干扰;另一些要求必须在睡眠场景下采集脑波,对采集的时效有一定影响;如果想把数据应用于更多大规模采集的实验场景中,则无法设定标准值。
公开号为CN110074778A,申请人为北京脑陆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EEG设备的大规模脑电睡眠监测系统,包括佩戴头套、蓝牙模块、无线模块、手机和云端服务器,所述EEG设备包括佩戴头套、接地电极、参考电极和脑电电极和控制电路电板,所述佩戴头套顶部通过安装盒安装控制电路电板,所述控制电路电板上具有蓝牙模块和无线模块,所述佩戴头套内顶端安装脑电电极,所述佩戴头套内一侧安装参考电极,所述佩戴头套内另一侧安装接地电极,所述接地电极、参考电极和脑电电极均与控制电路电板电连接,所述蓝牙模块与手机信号连接,所述无线模块和手机与云端服务器信号连接。该系统在用户睡眠期间对其进行数据采集,完成对用户睡眠数据的分析,给出睡眠分期报告:未入睡、浅睡、中睡、深睡和快速眼动睡眠(REM)。这种技术的数据采集场景必须在睡眠场景,既需要长时间收集脑波数据,而且所佩戴的设备必然对被试睡眠造成干扰,从而影响获取客观且实际的睡眠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觉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觉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8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生姜切根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超声消融导管的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