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凝器与开放式两相冷却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38055.8 | 申请日: | 2021-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3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 发明(设计)人: | 童凯炀;陈虹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F25B3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国祥 |
| 地址: | 20111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器 开放式 两相 冷却系统 | ||
1.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包含:
一第一外侧板,具有一第一入口、一第一出口、一第二入口及一第二出口;
一第二外侧板;以及
至少一第一内隔板与至少一第二内隔板,夹设于所述第一外侧板与所述第二外侧板之间而在所述第一外侧板与所述第二外侧板间分隔出不相连通的至少一第一通道及至少一第二通道,所述至少一第一通道用以容纳一冷却流体,且所述第二入口通过所述至少一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出口,所述至少一第二通道用以容纳一两相流体,且所述第一入口通过所述至少一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口;
其中,所述第一入口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出口的开口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还包含多个第一导流板及多个第二导流板,所述至少一第一内隔板、至少一第二内隔板、所述至少一第一通道与所述至少一第二通道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第一内隔板与所述第二内隔板从所述第一外侧板朝所述第二外侧板依所述第一内隔板与所述第二内隔板的顺序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从所述第一外侧板朝所述第二外侧板依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顺序配置,所述第一外侧板的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通过所述第一导流板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外侧板的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导流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内隔板与所述第二内隔板的排列方向上,所述第二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通道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还包含多个毛细结构,其中,所述毛细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下游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入口的水平高度。
6.一种开放式两相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一浸入式伺服装置;
一冷凝器,连通于所述至少一浸入式伺服装置;
一储液槽,连通于所述至少一浸入式伺服装置;
一冷却液监控主机,连通于所述冷凝器;以及
一流体驱动器,连通于所述储液槽;
其中,所述冷凝器包含:
一第一外侧板,具有一第一入口、一第一出口、一第二入口及一第二出口;
一第二外侧板;以及
至少一第一内隔板与至少一第二内隔板,夹设于所述第一外侧板与所述第二外侧板之间而在所述第一外侧板与所述第二外侧板间分隔出不相连通的至少一第一通道及至少一第二通道,所述至少一第一通道用以容纳一冷却流体,且所述第二入口通过所述至少一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出口,所述至少一第二通道用以容纳一两相流体,且所述第一入口通过所述至少一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口;
其中,所述第一入口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出口的开口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放式两相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式两相冷却系统还包含多个第一导流板及多个第二导流板,所述至少一第一内隔板、至少一第二内隔板、所述至少一第一通道与所述至少一第二通道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第一内隔板与所述第二内隔板从所述第一外侧板朝所述第二外侧板依所述第一内隔板与所述第二内隔板的顺序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从所述第一外侧板朝所述第二外侧板依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顺序配置,所述第一外侧板的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通过所述第一导流板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外侧板的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导流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放式两相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内隔板与所述第二内隔板的排列方向上,所述第二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通道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放式两相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式两相冷却系统还包含多个毛细结构,其中,所述毛细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下游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放式两相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入口的水平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80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吡啶的膦配体化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面单分离装置、打印机及面单分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