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药纳米胶束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3566.0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0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莲;李诗琪;方小翠;王琛;孟洁;许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9/08;A61K9/19;A61K47/60;A61K38/16;A61P35/00;A61P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英智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1 | 代理人: | 刘丹妮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胶束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载药纳米胶束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药纳米胶束制剂由聚乙二醇化磷脂、癌症治疗性多肽组装形成;其中:
所述的聚乙二醇化磷脂由作为亲水嵌段的聚乙二醇通过共价键与作为疏水嵌段的磷脂分子上的含氮碱基结合形成;并且
所述的癌症治疗性多肽是能够与趋化因子受体CXCR4结合,从而抑制胰腺癌细胞迁移的多肽;
优选地,所述载药纳米胶束制剂为溶液形式或冻干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纳米胶束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癌症治疗性多肽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以极性氨基酸为主的多肽、以疏水氨基酸为主的多肽、兼有极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的多肽;
优选地,所述的癌症治疗性多肽由5-50个氨基酸组成,更优选为10-30个氨基酸,进一步优选为15-25个氨基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载药纳米胶束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癌症治疗性多肽为E5多肽或FITC标记的E5多肽;
优选地,所述的E5多肽被探针标记或纳米颗粒包载;
更优选地,其中:
所述的探针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荧光分子、量子点、放射性元素、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
所述的纳米颗粒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脂质体、聚合物胶束、树枝状大分子、金纳米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药纳米胶束制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E5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GGRSFFLLRRIQGCRFRNTVDD,所述荧光探针标记的E5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FITC-GGRSFFLLRRIQGCRFRNTVDD;
优选地,所述载药纳米胶束制剂是由聚乙二醇化磷脂分子与E5多肽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组装形成的包埋了E5多肽的纳米胶束。
5.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载药纳米胶束制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乙二醇化磷脂分子中的聚乙二醇亲水嵌段分子量为500-10000,优选为1000-5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4000;
所述载药纳米胶束的粒径为10-100nm,优选为10-50nm,更优选为10-30nm;
所述聚乙二醇化磷脂与癌症治疗性多肽的摩尔比为2-10:1,优选为4-5: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载药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制备聚乙二醇化磷脂分子溶液和E5多肽分子溶液,混匀,水浴孵育,静置,得多肽的载药纳米胶束溶液;
(2)优选地,将步骤(1)静置后所得载药纳米胶束溶液进行除菌、过滤。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载药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溶剂为以下一种或多种:磷酸盐缓冲液、超纯水、生理盐水,优选为磷酸盐缓冲液和超纯水,最优选为超纯水;
聚乙二醇化磷脂溶液浓度为1-50mg/mL,优选为1-30mg/mL,进一步优选为2-20mg/mL;
E5多肽溶液浓度为0.1-15mg/mL,优选为0.1-10mg/mL,进一步优选为0.5-5mg/mL;
水浴孵育温度为30-65℃,优选为40-60℃,进一步优选为40-55℃;
水浴孵育时间为20-60min,优选为20-50min,进一步优选为25-40min;
静置温度为4-30℃,优选为10-30℃,进一步优选为静置温度为20-25℃;
静置时间为2-48小时,优选为2-36小时,进一步优选为4-24小时;
聚乙二醇化磷脂与E5多肽的摩尔比为:40-50:1-20,优选为2-10:1,进一步优选为4-5:1。
8.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载药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过滤膜孔径为0.1-0.8μm,优选为0.1-0.6μm,进一步优选为0.1-0.4μm,最优选为0.22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35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林诱虫测报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林地遥感数据的林业碳汇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