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盐增强型混凝土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3555.2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敖凡;邓妮;陈杰;方世昌;田应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石博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51/02;C08F222/38;C08F220/06;C08F220/58;C08F222/06;C04B24/16;C04B103/4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刘永来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混凝土 增稠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盐增强型混凝土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80-100份聚醚大单体,1-15份增稠型功能单体,100-120份水,0.1-8份抗盐功能单体,0.1-5份交联剂,0.5份-1.8份链转移剂,0.8-1.5份的引发剂,包含8-15份羧酸小单体的A液,含0.5-1.5份还原剂的B液;
步骤2:将聚醚大单体溶解在水中置于反应釜底,加入增稠型功能单体,以及抗盐性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升温至30-70℃后,待溶液已加材料充分溶解后,加入链转移剂;
步骤3:待步骤1溶液温度稳定后,将的引发剂加入反应釜,搅拌5min;
步骤4:待步骤2溶液温度稳定后,将A液和B液滴加入反应釜,在120-210min内滴加完毕,滴加完成后在35-70℃的条件下保温反应1-2h;
步骤5:结束反应后,滴加碱液调节其pH至中性,即得抗盐增强型混凝土增稠剂。
2.一种抗盐增强型混凝土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80-100份聚醚大单体,1-15份增稠型功能单体,100-120份水0.8-1.5份的引发剂,配置包含8-15份羧酸小单体、0.1-10份抗盐性功能单体和0.1-5份交联剂的A液备用,配置包含0.5-1.5份还原剂和0.1-1.6份链转移剂的B液备用;
步骤2:将聚醚大单体溶解在水中置于反应釜底,加入增稠型功能单体,搅拌使材料充分溶解,升温至30-70℃;
步骤3:待步骤1溶液温度稳定后,将引发剂加入反应釜,搅拌5min;
步骤4:待步骤2溶液温度稳定后,将A液和B液滴加入反应釜,在120-210min内滴加完毕,滴加完成后在35-70℃的条件下保温反应1-2h;
步骤5:结束反应后,滴加碱液调节其pH至中性,即得抗盐增强型混凝土增稠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盐增强型混凝土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所述增稠型功能单体采用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步骤1:准备80-100份有机溶剂,15-2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30份马来酸酐,15-25份无水醋酸钠,30-35份蒸馏水,1.5-2.5份盐酸;
步骤2:在三口烧瓶中加入:有机溶剂以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充分搅拌均匀之后,升温至45-70℃;
步骤3:待温度稳定,投入马来酸酐和无水醋酸钠,充分反应一定时间2-6h,加入适量蒸馏水终止酯化反应;
步骤4:加入盐酸使产物沉淀,充分振动摇晃,再用60℃的去离子水过滤洗涤3~4次;
步骤5:将产物置于烘箱中干燥,即得含双键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增稠型功能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盐增强型混凝土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大单体是分子量为2400的甲基丙烯聚氧乙烯醚、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盐增强型混凝土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羧酸类小单体为马来酸酐、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或富马酸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盐增强型混凝土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转移剂为次磷酸钠、巯基乙酸、甲酸钠、巯基丙酸、巯基丙醇、巯基乙醇、2-巯基乙磺酸、异丙醇、甲基丙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盐增强型混凝土增稠剂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溶液为吊白块、E51或维生素C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盐增强型混凝土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N-N'双丙酮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石博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石博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35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芯片特征响应的确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构件残留抛丸滚珠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