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吊装结构及吊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2528.3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1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肖文军;张海甬;练兆华;钟浩东;胡康毅;胡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3/30 | 分类号: | B63B7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汪喆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吊装 结构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船舶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舶吊装结构及吊装系统。船舶吊装结构包括船艏吊排和船艉吊排;船舶的艏艉方向为船坞的长度方向,船艏吊排用于连接第一门式起重机,船艉吊排用于连接第二门式起重机;第一门式起重机和第二门式起重机沿船坞的长度方向平行排布;沿船舶的艏艉方向,船艏吊排与船艉吊排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第一限定距离,第一限定距离为第一门式起重机的主梁的宽度的一半与第二门式起重机的主梁的宽度的一半之和。本申请通过重新布置吊排的位置使得起重机的运行满足工况要求,可适用于对宽度较窄的船舶进行吊装,例如对上层建筑宽度较小的双燃料船型进行吊装,从而对上层建筑整体建造的实施有重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船舶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舶吊装结构及吊装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于常规散货船的上层建筑进行吊装时,由于上层建筑总段重量超过单台门式起重机吊装极限,通常采用两台门式起重机联合进行搭载吊装作业。
上层建筑总段进行联吊和抬吊时,两台起重机必须满足以下工况要求:两台起重机的主梁中心线(沿船坞长度方向)的间距必须大于或等于主梁的宽度,以避免主梁之间干涉;两台起重机的上小车之间沿主梁方向(沿船坞宽度方向)距离必须大于等于上小车在该方向的长度。
常规燃料散货船上层建筑总段通常在左右围壁上布置吊排,使用两台门式起重机联吊的方法进行吊装,双燃料散货船上建左右围壁间距较小,不满足两台起重机的主梁中心线的最小间距的要求,无法采用常规的联吊方式进行吊装。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吊装结构及吊装系统,可用于对宽度较窄的船舶进行联合吊装,以满足起重机的工况要求。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船舶吊装结构,包括船艏吊排和船艉吊排;
所述船舶的艏艉方向为船坞的长度方向,所述船艏吊排用于连接第一门式起重机,所述船艉吊排用于连接第二门式起重机;所述第一门式起重机和所述第二门式起重机沿所述船坞的长度方向平行排布;
沿所述船舶的艏艉方向,所述船艏吊排与所述船艉吊排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第一限定距离,所述第一限定距离为所述第一门式起重机的主梁的宽度的一半与所述第二门式起重机的主梁的宽度的一半之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门式起重机的主梁的宽度、所述第二门式起重机的主梁的宽度均为16m,所述第一限定距离为16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船艏吊排安装于船舶的翼桥平台板,所述船艉吊排安装于所述船舶的船艉围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船艏吊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船艏吊排沿所述船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翼桥平台板;
所述船艉吊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船艉吊排分别设置于所述船艉围壁在所述船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门式起重机的上小车和所述第二门式起重机的下小车位于所述船舶的宽度方向上的同一侧,以连接对应侧的所述船艏吊排和所述船艉吊排;
所述第一门式起重机的下小车和所述第二门式起重机的上小车位于所述船舶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以连接对应侧的所述船艏吊排和所述船艉吊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船坞的宽度方向异侧的、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门式起重机的上小车及所述第二门式起重机的上小车的所述船艏吊排和所述船艉吊排在所述船坞的宽度方向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限定距离;
所述第二限定距离为所述第一门式起重机的上小车在所述船坞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与所述第二门式起重机的上小车在所述船坞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2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散棕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支持自动识别的便携式翻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