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简化枸杞树形及其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2062.7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8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何昕孺;田建文;戴国礼;曹有龙;秦垦;何军;张波;黄婷;段淋渊;米佳;王玉静;闫亚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7/10;A01G17/14;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宋傲男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化 枸杞 树形 及其 培养 方法 | ||
1.一种轻简化枸杞树形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篱架设置和苗木定植:在定植行间隔设置支架并在相邻的支架间牵引至少两根架丝,通过所述架丝绑缚直立的主干固定杆,定植枸杞幼苗,并将所述枸杞幼苗的主干绑缚在所述主干固定杆上以使所述枸杞幼苗直立生长;
(2)第一年整形:在定植的枸杞幼苗成活后,在主干上选留一个强枝剪截定干,在剪口下萌发出的枝条中选留2个生长势强的枝条,分别绑缚在主干左右两侧的第一架丝上以培养第一层水平主枝,待所述第一层水平主枝生长后短截;
(3)第二年整形:a.春季萌芽前:对所述第一层水平主枝上的侧枝在距离所述第一层水平主枝前后20~25cm处的截面上进行短截,并对主枝上缺枝部位处背上的二年生枝留3~5cm进行短截;b.春季生长期:抽生出的徒长枝生长至30~40cm长时留5~10cm进行短截以促发结果枝;c.采果期结束:对所述第一层水平主枝上的侧枝在距离所述第一层水平主枝前后30~40cm处的截面上进行短截,并对主枝上缺枝部位处背上的当年生枝留3~5cm进行短截;d.秋梢萌发生长期:在所述主干上位于所述第一层水平主枝上方的位置选留1个徒长枝绑缚在所述主干固定杆上,待其生长后打顶以促发分枝,选留2个强壮的枝条,分别绑缚在主干左右两侧的第二架丝上以培养第二层水平主枝;
(4)第三年整形和第四年整形:a.春季萌芽前:对所述第一层水平主枝、第二层水平主枝上的侧枝在距离主枝前后20~30cm处的截面上进行短截,水平及斜向上生长的侧枝上选留2~3个二年生枝,斜向下生长的侧枝留5~10cm回缩,并对主枝上缺枝部位处背上的二年生枝留3~5cm进行短截;b.春季生长期:对于所述第一层水平主枝,抽生出的徒长枝生长至20~30cm长时留5~10cm进行短截以促发结果枝,对于所述第二层水平主枝,抽生出的徒长枝生长至30~40cm长时留5~10cm进行短截以促发结果枝;c.采果期结束:对所述第一层水平主枝、第二层水平主枝上的侧枝在距离主枝前后30~40cm处的截面上进行短截,并对主枝上缺枝部位处背上的当年生枝留3~5cm进行短截,第四年整形后树形培养成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简化枸杞树形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相邻两支架间的距离为10.0m;所述支架的高度为2.4m,埋入地下0.6m,并以钢筋混凝土浇注固定;所述支架上距离地面1.0m、1.6m的位置分别打孔并牵引所述第一架丝和第二架丝;所述支架上距离地面0.4m的位置打孔并牵引第三架丝,用于悬挂滴灌管;所述支架为三角铁支架,所述第一架丝、第二架丝、第三架丝为钢丝或铁丝,所述主干固定杆为竹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简化枸杞树形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照行距3.0m、株距0.8~1m定植枸杞幼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简化枸杞树形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一年整形时,在距离地面90~100cm处剪截定干;待所述第一层水平主枝生长至60~70cm长时留40~50cm短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简化枸杞树形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一年整形时,还包括:所述第一层水平主枝上分生出的结果枝不作处理,分生出的徒长枝及定干高度以下的主干及时进行抹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简化枸杞树形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第二年整形时,秋梢萌发生长期:在所述主干上距离地面1m的位置选留1个徒长枝绑缚在所述主干固定杆上,待其生长至1.5~1.6m处打顶,待促发枝条生长至30~40cm时进行绑缚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未经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20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