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曲面异形钢塔竖转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31388.8 | 申请日: | 2021-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邓江云;刘江伟;谢志军;何跃军;谭刚;陈德伦;魏方东;张权;田焕祥;吕蕾;何苗苗;王燕;杨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E01D19/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海博 |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曲面 异形 钢塔竖转 施工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曲面异形钢塔竖转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背索锚碇,背索锚碇的右侧依次布置有转铰架、转体塔架和张拉锚碇,背索锚碇通过钢绞线与塔柱连接,塔柱与转铰架铰接,张拉锚碇通过绕过转体塔架的钢绞线与塔柱连接。该施工方法中,塔柱铰接在转铰架上,张拉锚碇上连接的钢绞线通过转体塔架后与塔柱的一侧连接,背索锚碇上连接的钢绞线与塔柱的另一侧连接,通过钢绞线对塔柱的拉拽,实现塔柱的竖转施工,转铰架和塔柱连接形成完整塔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转铰架作为完整塔柱的一部分,能够实现塔柱的铰接,又能合龙连接形成完整塔柱;转铰架作用在承台上,通过混凝土压杆对承台与张拉锚碇之间的水平力进行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间曲面异形钢塔竖转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铁路、公路发展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钢塔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而空间曲面异形钢塔具有承载能力大、受力明确、形式多样、外形美观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在钢塔进行竖转施工中,现多采用单侧拉拽钢塔的施工结构,但是此种结构并不稳定,对于钢塔竖转角度大、风力载荷大的施工现场,不能很好的保证施工稳定性,存在一定的施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曲面异形钢塔竖转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钢塔竖转施工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空间曲面异形钢塔竖转施工结构,包括背索锚碇,背索锚碇的右侧依次布置有转铰架、转体塔架和张拉锚碇,背索锚碇通过钢绞线与塔柱的上部连接,塔柱的底部与转铰架铰接,张拉锚碇通过绕过转体塔架的钢绞线与塔柱的上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塔柱包括两侧对称的边塔上柱和中间的中塔上柱,转铰架包括边塔下柱和中塔下柱,边塔下柱与边塔上柱铰接,中塔下柱与中塔上柱接口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的边塔上柱和边塔下柱形成平滑弧形状的边塔,中塔上柱和中塔下柱形成平滑弧形状的中塔,边塔和中塔弯曲的方向相背。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体塔架的顶部设有弧形布置的转向滑轮,转向滑轮与钢绞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的张拉锚碇通过钢绞线与转体塔架连接,转体塔架通过钢绞线与揽风锚碇连接,揽风锚碇位于转体塔架的左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塔柱上设有扣点横梁,扣点横梁与钢绞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背索锚碇与转铰架之间设有组拼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铰架设在承台上,张拉锚碇与承台之间设有混凝土压杆。
一种空间曲面异形钢塔竖转施工方法,塔柱的底部铰接在转铰架上,张拉锚碇上连接的钢绞线通过转体塔架支撑转向后与塔柱的上部一侧连接,背索锚碇上连接的钢绞线与塔柱的上部另一侧连接,通过钢绞线对塔柱的拉拽,实现塔柱的竖转施工,转铰架和塔柱连接形成完整塔柱。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铰架设在承台上,塔柱通过转铰架对承台作用向右的转体水平力,塔柱通过钢绞线对张拉锚碇作用向左的张拉水平力,转体水平力和张拉水平力通过张拉锚碇与承台之间的混凝土压杆形成平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利用张拉锚碇、背索锚碇实现对钢塔两侧的拉拽作用,保证钢塔竖转施工时的稳定性。
2.转铰架作为完整塔柱的一部分提前施工,既能够实现塔柱的铰接,又能够合龙连接形成完整塔柱。
3.转铰架包括边侧部分和中间部分,利用边侧实现塔柱的铰接,中间也后续合龙连接,完成空间曲面异形钢塔的竖转、连接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13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