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离合器助力器的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0532.6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2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周超;周小强;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2 | 分类号: | G01M13/02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罗永政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助力器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助力器测试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车用离合器助力器的测试装置,包括前连接板、钢筒、后连接板、活动支架、弹簧、称重传感器和卡尺显示器,前连接板通过钢筒和后连接板连接,钢筒上设有支架活动槽,支架活动槽上设有在支架活动槽上移动的活动支架,活动支架上设有卡尺显示器,活动支架连接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通过弹簧和后连接板连接。本申请的测试装置可以随车使用,在发现端倪后能马上进行测试,从而判断离合器助力器是否正常使用,同时还具有制造成本较低、能及时检测的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助力器测试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车用离合器助力器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离合器操纵机构是用来控制离合器分离又使之柔和接合的一套机构。离合器助力器作为其一个关键的部件,它的作用是为离合器的分离提供动力,并且可以使之柔和接合,广泛应用于中、重型系列载货汽车的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离合器接合柔和等特点,申请号CN201310238393.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助力器。
现在,大多数中重型汽车上都安装有离合器助力器,而离合器助力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离合器的工作效能。现有对车用离合器助力器的性能测试大都在工厂生产车间或实验室进行,对测试环境要求较高。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发现离合器失灵,现场无法正确判断是否离合器助力器顶杆行程与推力下降引起离合器离合失灵,导致控制车辆失败,造成事故。为了助力器生产厂家与主机厂及用户驾驶员能及时查出问题排除故障,消除安全隐患,基于此发明了一种车用离合器助力器的测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车用离合器助力器的测试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车用离合器助力器的测试装置,包括前连接板、钢筒、后连接板、活动支架、弹簧、称重传感器和卡尺显示器,前连接板通过钢筒和后连接板连接,钢筒上设有支架活动槽,支架活动槽上设有在支架活动槽上移动的活动支架,活动支架上设有卡尺显示器,活动支架连接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通过弹簧和后连接板连接。通过卡尺显示器测试出离合器助力器顶杆的行程位移数据,通过称重传感器测试出离合器助力器顶杆的推力大小,从而通过这套简单的测试装置就可以现场测试离合器助力器顶杆的行程位移数据及推力大小,并且可以随车使用。
作为优选,前连接板上设有助力器安装板,助力器安装板上设有连接螺孔和助力器安装孔,助力器安装板上还设有供助力器顶杆穿过的顶杆孔。螺丝穿过螺孔和助力器安装孔和离合器助力器连接,从而将离合器助力器固定在助力器安装板上,维持离合器助力器测试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还包括调节螺杆,后连接板和调节螺杆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钢筒上设有卡尺,卡尺包括卡尺显示器。
作为优选,活动支架上设有滑动块,滑动块嵌入支架活动槽中并在支架活动槽中移动。
作为优选,后连接板上设有数显表,数显表和称重传感器电连接,数显表通过导线和点烟器插头连接。通过点烟器插头可以给测试装置提供电源,从而方便测试装置随车使用,及时检测离合器助力器的性能。
作为优选,钢筒上还设有定位螺杆,定位螺杆和活动支架接触并限制活动支架的运动行程。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这套简单的测试装置就可以现场测试离合器助力器顶杆的行程位移数据及推力大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及时查出问题,排除故障,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相比传统的测试装置,传统的测试装置需要将离合器助力器拆卸并安装到测试装置上使用,并不能随车使用,对测试环境要求比较高,本申请的测试装置可以随车使用,在发现端倪后能马上进行测试,从而判断离合器助力器是否正常使用,同时还具有制造成本较低、能及时检测的的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0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