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工作角度的涂敷头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7698.2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3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丁礼平;韩坤;易传伟;杨开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蓬达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7/00 | 分类号: | B05C7/00;B05C13/00;B05C11/10;B05C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众元信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757 | 代理人: | 郑妍宇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 角度 涂敷头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工作角度的涂敷头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机构的基座部分,所述底板上设有对接自动化执行机构的连接孔;注液轴,所述注液轴通过连接孔安装在底板上,所述注液轴的注液口与旋转头安装孔中空贯通并形成中空贯通孔,并设有贯通驱动轴的通孔,本发明配合带定量和回吸功能的自动供液设备使用可以实现液体材料的精确定量涂敷,无滴挂;支持连续性涂敷作业,速度稳定,涂敷厚度一致性高;涂敷位置精准,避免污染非涂敷面;涂敷过程中不会产生气泡,且可通过刷头对液体既有气泡进行碾除;涂敷过程受材料密度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小;搭载自动化执行机构使用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质量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工作角度的涂敷头机构。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制造领域存在许多需要在小工件内壁和内端面涂敷胶粘剂、绝热层等液体材料的工序,且工件大多存在内腔深、端口小、中间大的情况,常规的涂敷机构或无法进入腔体内部、或无法作用于内端面、或无法覆盖到全部作业面。
目前应对这种工件的涂敷作业主要为定量灌注方式,人工或者借助设备将液体材料定量倒入工件腔体内,然后转动工件、利用液体的流动性将材料覆盖到工件内壁表面和内端面,同时利用毛刷或者仿形薄片等工具对材料进行摊平作业,直到材料半固化或者固化。该操作过程繁琐,严重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和工艺控制水平,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产品一致性差,影响产品质量。随着这种类型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该制造方式效率低产量少,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工作角度的涂敷头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小型工件内腔实时改变工作角度的涂敷机构,以适用于自动化执行系统,实现工件内壁和内端面的自动化涂敷作业。
解决现有定量灌注方式存在的各种问题:
中高黏度液体材料注入时因滴挂现象导致的定量不准确;内壁和内端面转角位置堆积多;灌注过程中混入气泡影响产品质量;涂敷厚度一致性差;液体材料溢出污染非涂敷面;工艺过程受材料密度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大;生产效率低、质量稳定性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作角度的涂敷头机构,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为机构的基座部分,所述底板上设有对接自动化执行机构的连接孔;
注液轴,所述注液轴通过连接孔安装在底板上,所述注液轴的注液口与旋转头安装孔中空贯通并形成中空贯通孔,并设有贯通驱动轴的通孔;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安装在底板上;
涂敷头,所述涂敷头与驱动部连接,
所述涂敷头包括轴向一端盲孔、径向两个贯穿孔的旋转头,针管和刷头分别置于旋转头大头侧贯穿孔两侧。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依次相连接且传动的电机、驱动轴、皮带、从动轴和传感器,所述电机安装于底板、和驱动轴为同轴连接,所述驱动轴和从动轴通过皮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驱动轴与伺服电机旋转轴同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头小头侧通过设于小头侧贯穿孔两侧的密封圈贯通注液轴旋转头安装孔,所述旋转头上设有用于密封圈安装的密封圈安装槽,并与从动轴同轴连接,旋转头轴向侧盲孔通过顶丝堵住。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金属接近传感器,所述驱动轴径向安装有凸头螺丝,通过感应驱动轴上凸头螺丝的位置确定旋转角度的基准。
优选的,所述注液口通过软管与外部供液设备连接。
优选的,所述针管为中空结构,所述刷头与旋转轴连接侧为实心结构、位于实心结构的另一侧为鬃毛。
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蓬达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襄阳蓬达高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76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