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近光路照均匀性的光学系统及灯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7424.3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1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仝旋;高坤;龚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25 | 分类号: | F21S41/25;F21S41/675;F21W102/135;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近光路照 均匀 光学系统 灯具 | ||
1.一种提高近光路照均匀性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出光模块(1)、近光截止线挡板(2)及透镜组(3);
所述透镜组(3)包括透镜(301),所述近光截止线挡板(2)位于所述出光模块(1)和所述透镜(301)之间,所述近光截止线挡板(2)相对于水平面旋转,所述近光截止线挡板(2)与水平面之间存在有夹角;
所述出光模块(1)用来发射光线,所述近光截止线挡板(2)用来反射所述出光模块(1)发射的光线;
所述出光模块(1)发射的光线汇聚到所述透镜(301)内表面的焦点处;
一部分光线通过所述近光截止线挡板(2)到达中心线下的所述透镜(301)内表面,光线在所述透镜(301)内部传播到所述透镜(301)的外表面,然后向上汇聚到所述透镜(301)外表面的焦点处;
另一部光反射光线被所述近光截止线挡板(2)挡住且被反射,光线到达中心线上的所述透镜(301)内表面处进入到所述透镜(301)内部,传播至所述透镜(301)外表面,在向下汇聚到所述透镜(301)外表面的焦点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近光路照均匀性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中心光线通过所述透镜(301),近光截止线挡板(2)旋转的角度计算方法如下:
定义所述透镜(301)内表面的焦点定义为P1,定义所述透镜(301)外表面的焦点定义为P2,定义反射点为O,定义出射光线为EO,定义法线为ON;
EO被水平近光截止线挡板(202)反射的光线定义为OH2,OH2经所述透镜(301)两次折射后的光线定义为H2’T2;
EO被带有角度的近光截止线挡板(201)反射的光线定义为OH1,角度为α,OH1经所述透镜(301)两次折射后的光线定义为H1’T1;
定义中心光线通过切面A,模拟所述近光截止线挡板(2)旋转角度α前后光线到达25m焦点处的角度差值并定义为β:
β=∠T1P2T2=∠H′2P2O-∠H′1P2O;
根据透镜的角放大公式γ=S/S',S是所述透镜(301)内表面的焦距,S'是所述透镜(301)外表面的焦距,得出:
由于旋转角度较小,光线反射点O偏离焦点P1可以忽略不计,P1等效近似为O,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H2OH1为所述近光截止线挡板(2)旋转α角度之前和之后两种情况光线通过所述透镜(301)前的角度差值,所述近光截止线挡板(2)旋转α角度之前和之后两种情况光线通过所述透镜(301)折射后的角度差值是∠H′2P2H′1,由此计算出所述近光截止线挡板(2)旋转α角度之前和之后两种情况光线通过所述透镜(301)前的角度差值与通过所述透镜(301)折射后的差值对应关系;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EON=∠NOH2,在入射光线不变的情况下,当反射面旋转α,法线也旋转α,旋转后的法线定义为ON′,入射角变为∠EON′,且等于∠EON+α,定义反射角为∠N′OH1,且等于∠EON′;
反射角∠N′OH1=∠N′OH2+∠H2OH1;
∠N′OH1=∠N′OH2+∠H2OH1=∠NOH2-α+∠H2OH1;
代入上述得出的∠N′OH1=∠EON′,得到:
∠NOH2-α+∠FH2OH1=∠EON′=∠EON+α
由∠EON=∠NOH2,得到:
∠H2OH1=2α;
得出在入射光不变的情况下,反射角度的变化是反射面旋转角度的两倍;
整理上述对应关系:
∠H2OH1=2α;
得出当最终光型相差β时,所述近光截止线遮挡板(2)需要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未经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74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重力展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程机械产品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