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震塔、连接结构和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7128.3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5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景力军;劳兵;罗慧娟;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付海萍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连接 结构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震塔,其包括:塔顶,塔顶开设有通孔,通孔的边沿凸出形成凸环,塔顶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加强筋的一端与凸环抵接,加强筋的另一端延伸至塔顶的边沿且与塔顶贴合,加强筋沿塔顶的周向间隔设置;塔身,塔身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相对设置,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相对设置,第一侧板用于与汽车的轮罩前板连接,第二侧板用于与汽车的前大梁连接,第三侧板用于与汽车的前围板连接,第四侧板用于与汽车的轮罩外板连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的顶部分别连接于塔顶的边沿。本发明的减震塔实现了车辆的轻量化,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塔、连接结构和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轻量化技术越来越受到汽车用户的关注,汽车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实验证明,汽车质量降低一半,燃料消耗也会降低将近一半。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减震塔和前轮罩板处的零部件较多,而且结构繁琐、装配复杂,导致车辆减震塔和前轮罩板处的重量较重,无法实现车辆的轻量化,并且,现有的减震塔强度低,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塔、连接结构和汽车,旨在解决现有的减震塔重量较重且强度底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塔,所述减震塔包括:塔顶,所述塔顶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边沿凸出形成凸环,所述塔顶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凸环抵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塔顶的边沿且与所述塔顶贴合,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塔顶的周向间隔设置;塔身,所述塔身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用于与汽车的轮罩前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用于与汽车的前大梁连接,所述第三侧板用于与汽车的前围板连接,所述第四侧板用于与汽车的轮罩外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的顶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塔顶的边沿。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本体的顶部与所述塔顶的边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汽车的轮罩前板铆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本体的顶部与所述塔顶的边沿连接,所述第二本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前大梁铆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侧板包括第三本体、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本体的顶部与所述塔顶的边沿连接,所述第三本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三本体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均用于与所述前围板铆接。
优选地,所述第四侧板用于与所述轮罩外板铆接。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流水槽和上述的减震塔,所述流水槽设置于所述塔顶上方且与所述塔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流水槽开设有过孔,所述凸环穿过所述过孔与所述流水槽连接。
优选地,所述流水槽沿所述过孔的外周向远离所述塔顶的方向隆起形成隆起部,所述隆起部盖压所述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减震塔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流水槽的材料为钣金。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71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安全实时在线监测系统
- 下一篇:火焰蔓延特性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