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分液器、空调及不锈钢分液器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25936.6 | 申请日: | 202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5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斯壮伟;章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含山瑞可金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吴金姿 |
| 地址: | 2381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分液器 空调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不锈钢分液器、空调及不锈钢分液器的制造方法,不锈钢分液器包括不锈钢筒体、至少一个铜基衬板、多个分流铜支管以及不锈钢端盖。不锈钢筒体一体成型且呈单端敞口状,不锈钢筒体的底部具有多个分流支管孔。至少一个铜基衬板设置于不锈钢筒体的内底面,每一铜基衬板上均具有多个衬板孔。多个分流铜支管采用磷铜钎料或银基钎料密封焊接于对应的分流支管孔和衬板孔内。软钎焊料层形成于铜基衬板和不锈钢筒体之间的装配间隙,软钎焊料层为在焊接多个分流铜支管时焊接的热量熔化预先放置于不锈钢筒体的内底面和铜基衬板之间的软钎焊料所形成;不锈钢端盖盖合于不锈钢筒体的敞口端且具有进液管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不锈钢分液器、空调及不锈钢分液 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分液器是制冷循环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零部件,其设置在节流装置与蒸发器 之间,用于将从节流装置流出的制冷剂均匀等量地分配到蒸发器的各个分流支 路中。现有空调用分液器大多采用黄铜材质或者紫铜材质加工,其材料成本很 高。另一方面,现有的空调用分液器多为一体式结构,其进液孔和各出液孔采 用车削加工,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尽管有人提出将分液器本体设为分 体式,即在双端敞口的管件一端塞入一块壁板,并采用冲压工艺在该壁板上冲 压制成分流孔,如中国专利CN212619489U。然而,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冲压工艺 对板材厚度的限制,使得冲压而成的分液器壁板上的孔深无法保证焊接强度。 为了保证焊接强度,也有人提出采用圆柱体加工分流塞(板),仍然还是需要采 用车削或钻削等复杂工艺,同样还是存在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以及加工 效率降低的问题。
另外,由于铜作为一种贵金属,我国资源不足需要大量依赖进口,随着铜 的应用日益广泛,铜价也越来越高,所以对铜替代材料和产品结构的研究是广 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在工程实践中有人提出采用不锈钢替代目前铜材 质,但是不锈钢材质与制冷系统中铜管焊接时无法采用磷铜焊材进行焊接,若 因此采用黄铜钎焊料进行钎焊则意味着大大提高了焊材的熔点,这会大幅度提 高焊接的难度和泄漏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不锈钢分液器、空 调及不锈钢分液器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不锈钢分液器包括不锈钢筒体、至少一 个铜基衬板、多个分流铜支管以及不锈钢端盖。不锈钢筒体一体成型且呈单端 敞口状,不锈钢筒体的底部具有多个分流支管孔。至少一个铜基衬板设置于不 锈钢筒体的内底面,每一铜基衬板上均具有与多个分流支管孔对应的多个衬板 孔。多个分流铜支管分别伸入各分流支管孔内且伸入端延伸至对应的衬板孔内, 多个分流铜支管采用磷铜钎料或银基钎料密封焊接于对应的分流支管孔和衬板 孔内。软钎焊料层为在焊接多个分流铜支管时焊接的热量熔化预先放置于不锈 钢筒体的内底面和铜基衬板之间的软钎焊料所形成。不锈钢端盖盖合于不锈钢 筒体的敞口端且与不锈钢筒体密封焊接,不锈钢端盖上具有进液管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不锈钢分液器还包括混合导流板,混合导流 板设置于不锈钢筒体和不锈钢端盖密封焊接所形成的分液器内腔内,混合导流 板上具有凹腔部且所述凹腔部内形成第一混合腔,混合导流板和铜基衬板之间 形成第二混合腔,混合导流板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连通第一混合腔和第二混合 腔的多个节流导流孔;所述凹腔部使得进入第一混合腔的两相制冷剂经混合后 沿第一混合腔回流,之后经节流导流孔到达第二混合腔,不锈钢端盖上的进液 管孔正对第一混合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不锈钢分液器还包括焊接连接于进液管孔的进液 管,进液管的输出端伸入第一混合腔内,进液管的输出端端面至第一混合腔的 开口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倍的进液管外径;或者进液管的输出端端面 位于第一混合腔外,进液管的输出端端面至第一混合腔的开口端面之间的距离 小于或等于0.8倍的进液管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含山瑞可金属有限公司,未经含山瑞可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59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