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系统加热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2730.8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5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孔善右;张仕明;葛栋;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仕邦柔性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7 | 分类号: | B60L58/27;B60L58/10;B60H1/00;B60H1/22;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H01M10/633;H01M10/635;H01M10/657;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系统 加热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系统加热控制方法,包括。本发明通过在对加热系统的控制过程中,额外采用辅助加热器进行加热产生热能,从而来对电池包进行加热升温,这样在控制加热的同时就不会消耗电池电量,因此也不会影响到电池系统的额外耗电情况,同时还可以保证汽车空调系统所需的热量,由整车控制器通过控制各电控阀的开度来分配热量,整个控制方法非常的简单,且提前加热电池包以及启动加热系统,可以起到除霜除雾的效果,优化了电池系统的加热控制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池系统加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系统主要就是为了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而电池系统加热控制则是在电池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对加热方法进行控制的过程,充分节省了人力资源、时间与生产成本。
现市面上的电池系统在进行加热控制时往往会额外效果过多的电量,从而使得电池系统产生额外的电量消耗,整个加热控制方法过于冗杂,无法对加热控制产生的热量进行合理的分配,在运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加热控制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象,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系统加热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如下:
S1,在行车过程中,整车控制器通过电池管理系统检测电池包内的温度,整车控制器还可以通过空调控制器检测车内温度传感器信号从而判断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直到电池包内或车内的温度升高到预定温度范围内后才关闭辅助加热器;
S2,在乘员离开车内停车为电池充电时,整车控制器通过电池管理系统检测电池包内的温度,当电池包内的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整车控制器控制辅助加热器加热;
S3,在整车启动之前,整车控制器接收到遥控器的启动信号后,整车控制器通过电池管理系统检测电池包内的温度,整车控制器还检测车内的温度,当电池包内或车内的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整车控制器控制辅助加热器加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1中,当电池包内的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或空调系统为加热状态时,整车控制器控制辅助加热器开始运行加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1中,同时并控制第一电控三通阀、第二电控三通阀的开度以分配高温冷却液的流量,调节电池包内或车内的温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2中,同时在加热的过程中,并控制第一电控三通阀、第二电控三通阀和空调及膨胀水箱的相关管路的开度,以关闭空调系统的水循环通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2中,同时调节电池包内的温度,直到电池包内的温度升高到预定温度范围内后才关闭辅助加热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3中,在加热的同时,并控制第一电控三通阀、第二电控三通阀的开度以分配高温冷却液的流量,调节电池包内或车内的温度,直到电池包内或车内的温度升高到预定温度范围内后才关闭辅助加热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3中,在加热的同时,由于在电池包上设置有通风口,且通风口与整车控制器连接并受整车控制器控制其开度,当整车控制器控制辅助加热器只为电池包加热时,整车控制器关闭电池包的通风口,避免热量损失,提高电池包的加热速度。
本发明通过在对加热系统的控制过程中,额外采用辅助加热器进行加热产生热能,从而来对电池包进行加热升温,这样在控制加热的同时就不会消耗电池电量,因此也不会影响到电池系统的额外耗电情况,同时还可以保证汽车空调系统所需的热量,由整车控制器通过控制各电控阀的开度来分配热量,整个控制方法非常的简单,且提前加热电池包以及启动加热系统,可以起到除霜除雾的效果,优化了电池系统的加热控制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仕邦柔性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仕邦柔性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27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