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9712.4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4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姚峥嵘;马俊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玛特易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02;B23K1/012;B23K3/08;B23Q17/24;B65G15/12;B65G21/12;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杨明霞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龙***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设备,包括传输组件;以及,沿传输组件传输方向依次布置的对位装配机构、安装机构、压合机构;其中,工件至少包括治具、PCB板及盖板;PCB板随着传输组件移动至对位装配机构,对位装配机构用以将PCB板装配至治具上;承放有PCB板的治具随着传输组件从对位装配机构移动至安装机构,安装机构用以将盖板放置在PCB板上;工件随着传输组件从安装机构移动至压合机构内,压合机构用以对工件压合,使得治具、盖板夹紧PCB板,从而实现工件自动化装配,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标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在PCB板的装配过程中,尤其是在将PCB板回焊工艺中,为了保证PCB板上的焊点强度,需要将PCB板置于回焊炉中对焊点进行回焊,而在将PCB板放入回焊炉前,需要将PCB板外部安装治具和盖板中,从而将PCB板夹持在其间以限制PCB板的位置,而在回焊前的装配过程,为了将PCB板限制在治具内,治具上常设置可有与PCB板上元件连接形成限位结构的定位块,为了保证回焊的质量,需要对PCB板施加一定的压力以保证焊点稳定地焊接固定在PCB板上。但是,在保证元件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现有的每一块PCB板上的元件安装位置都可能存在偏差,为了提高精确度,往往通过人工进行装配,但是人工装配费时费力,且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装配设备,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设备,包括:
传输组件;以及
沿传输组件传输方向依次布置的对位装配机构、安装机构、压合机构;
其中,工件至少包括治具、PCB板及盖板;PCB板随着传输组件移动至对位装配机构,对位装配机构用以将PCB板装配至治具上;
承放有PCB板的治具随着传输组件从对位装配机构移动至安装机构,安装机构用以将盖板放置在PCB板上;
工件随着传输组件从安装机构移动至压合机构内,压合机构用以对工件压合,使得治具、盖板夹紧PCB板。
优选地,还包括上料线体,其用于传输治具、盖板;上料线体内置有上料组件,其用于分别将治具、盖板上料至对应的对位装配机构、安装机构内。
优选地,安装机构包括抓取组件,传输组件包括对应设于安装机构内的第二传输组件;
第二传输组件上设有上料工位,抓取组件从上料线体上抓取盖板,并将盖板移载至上料工位处,当承放有PCB板的治具移动至上料工位处时,抓取组件将盖板放置PCB板上。
优选地,安装机构还包括用于定位的第二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位于上料工位的正上方。
优选地,传输组件包括对应设于对位装配机构内的第一传输组件,第一传输组件包括两传输带以及驱动传输带外扩或内拢的调节驱动器,对位装配机构位于第一传输组件的下方;
对位装配机构包括对位组件,对位组件包括治具承载平台及顶推抬升驱动部件,抬升驱动部件将治具抬升至高于第一传输组件的传输平面,进而使得PCB板承放在治具上。
优选地,调节驱动器驱使传输带外扩使得传输带的间隙扩大至治具穿过;
在治具抬升至高于第一传输组件的传输平面时,调节驱动器驱使传输带内拢,使得抬升驱动部件回落时,治具落在第一传输组件上。
优选地,承载平台内置有水平调整部件上,通过水平调整部件调整治具位置,以使得治具与PCB板对位。
优选地,承载平台包括至少两顶升部件,顶升部件的可动端向上顶推,使得顶升部件的承接平面高于治具,并且顶升部件承接PCB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玛特易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玛特易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97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厨余垃圾输送泵
- 下一篇:一种高应对能力的单包异钢种连浇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