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密性氮气弹簧以及内嵌密封套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8164.3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9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杜丰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托尔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2 | 分类号: | F16F9/02;F16F9/36;B29C39/02;B29C69/02;C08L75/04;C08L15/00;C08K3/04;C08K3/22;C08K3/34;C08K7/26;C08K3/26;C09J163/00;C09J107/00;C09J1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李秀丽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 氮气 弹簧 以及 密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氮气弹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密性氮气弹簧以及内嵌密封套制备方法。其包括缸体,缸体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的截面为T型结构,缸体内部顶端设有限位块,活塞杆的底端表面套接有内嵌密封套,内嵌密封套位于限位块的下方,通过使用密封胶液对制备的密封套表面进行包裹,高渗性的胶液渗入至密封套内部,可提高密封套的密封性,同时对于密封套的强度进一步增强,由于胶液中加入了弹性高的天然橡胶,可使固化后的密封胶液具有一定弹性,确保了密封胶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氮气弹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密性氮气弹簧以及内嵌密封套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氮气弹簧,其结构大都包括氮气缸、与氮气缸滑动配合的柱塞,通过充气组件向氮气缸内充气,实现柱塞相对氮气缸的滑动。为提高氮气弹簧密封性,可在氮气弹簧结构中,加入密封圈进行密封,以防止氮气缸内的气体流失,现有的密封圈强度较差,当氮气弹簧反复使用后,会对密封圈造成磨损,从而影响密封性,同时劣质密封圈气密性较差,不利于用于氮气弹簧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性氮气弹簧以及内嵌密封套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密性氮气弹簧,所述氮气弹簧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截面为T型结构,所述缸体内部顶端设有限位块,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表面套接有内嵌密封套,所述内嵌密封套位于所述限位块的下方。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嵌密封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聚氨酯树脂和氢化丁腈橡胶加入至混炼机中加热180-230℃熔融,然后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并搅拌0.5-2h混合;
S1.2、加入交联剂、补强剂、着色剂至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液;
S1.3、将制备的混合液加入至搅拌桶中持续加热至200-220℃,并加入预热190-210℃后的硫化剂,搅拌混合;
S1.4、将模具预热至190-210℃,再将混合后的橡胶液浇注至模具中,合模硫化,最后起模制得内嵌密封套;
S1.5、将制备后的内腔密封套加入至密封胶液中浸泡0.5-1h,最后干燥即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嵌密封套的原料配比为:聚氨酯树脂30-40%、氢化丁腈橡胶20-30%、交联剂1-5%、补强剂15-20%、着色剂0.1-3%和硫化剂0.1-2%。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交联剂选自过氧化二异丙苯、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三羟甲基丙烷、1,4-环己烷二甲醇和1,4-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强剂选自氧化锌、滑石粉、硅藻土、高岭土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用于提升密封套的强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着色剂选自炭黑,用于改变密封套的颜色,同时具有补强作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胶液的原料包括:水性环氧树脂47-55%、天然橡胶17-23%、溶剂20-30%、表面活性剂1-5%和填料15-20%,所述密封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S2.1、将天然橡胶加入反应釜中加热150-180℃熔融,然后加入水性环氧树脂,搅拌0.5-2h制得混合液;
S2.2、将表面活性剂和填料加入至混合液中,并加入分散剂混合搅0.5-1h,最后加入混合液至溶剂中稀释即可制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溶剂选自乙酸乙酯、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托尔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托尔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81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