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持久柔软快干毛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17854.7 | 申请日: | 202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6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星;张富勇;毕军权;李飞;王小强;刘雁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27/08 | 分类号: | D03D27/08;D03D15/217;D03D15/283;D03D15/292;D03D15/41;D03D15/47;D04B21/04;A47K10/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5665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持久 柔软 快干 织物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毛圈织物领域,具体为涉及一种持久柔软快干毛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法进行生产:(1)通过先纺低捻粗纱,然后再与高支化纤纱并线、捻线给棉纱退捻的方法能规避化纤长丝对粗纱的束缚,为长丝纱在染整过程中的均匀收缩提供良好条件;(2)进行染整处理前,再采用温水浸轧方式对毛圈进行预定型,这样长丝在染整过程中会进一步的均匀收缩,每个毛圈上的化纤长丝都会沉到毛圈底部,对无捻粗纱的根部形成抱合,对毛圈上的短绒进一步固接,进而改善毛巾的洗后脱羽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毛圈织物领域,具体为涉及一种持久柔软快干毛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毛巾类产品,是量大面广的日用纺织品,但目前市场的毛巾类产品尤其是天然纤维类毛圈产品存在着多次洗后发板、发硬等问题,使用多次后,用起来极不舒服,很多毛巾因此而被丢弃,造成较大的物质浪费。鉴于此,开发一款持久柔软快干毛圈织物是不仅能提升毛巾的使用舒适度,而且能间接地延长毛巾的使用寿命,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专利号为CN202010293171.3一种免整理持久柔软毛巾及其生产方法公开了一种持久柔软毛巾的生产方法,从其公开的文件来看,该种毛圈织物的毛圈纱是一种涤棉混纺纱,且涤纶短纤维为粗旦涤纶,涤纶含量为40-50%,虽然这种方法能改善毛巾的洗后手感,但该方法制作的毛巾由于化纤成分较多,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用户能明显的感受到化纤的不舒适感,而且粗旦涤纶与棉的混纺纱,摩擦容易起静电和毛球,因此洗涤后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毛球,虽然解决了毛巾的洗后柔软问题,但同时又带来了新问题。
专利号CN110747569A的一种无捻纱毛圈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公开了一种无捻纱毛圈面料的生产方法,但该专利所描述的无捻纱的特征为:无捻纱是由50~300D的超细纤维长丝包缠10~30S棉束形成的;两者的并和捻度为78~150捻/m。从其特征描述来看,该无捻纱线是一种长丝包覆纺纱形式或平行纺纺纱方式的包缠纱,这种纱线需要在花式纺纱机如平行纺纱机上生产,且其超低的包缠捻度7.8-15t/dm,其纱线强力很难满足批量织造的需要,因此,其生产难度大、生产效率低,难以批量大生产。另外,采用长丝包缠棉束的方法,在包覆或包缠的过程中,由于化纤长丝超细纤维的模量较小,因此,在较小的包覆张力下,超细纤维长丝即可被拉直,因此长丝会沿着包覆的轨迹嵌入棉束,进而影响到长丝在染整加工过程中的均匀收缩,因此从技术角度上来看,难以形成如其所描述和绘制的均匀的高低毛圈结构,而是会使毛圈结构很乱。因此,这种方法生产的无捻纱毛圈不仅生产难度大,效率低,后续染整加工后形成的毛圈织物风格也难以达到正常毛巾产品的平顺毛圈风格。
专利号为:CN201810452986.4也公开了一种持久柔软毛巾的生产方法,但该方法只是笼统地描述了一个生产流程,没指明具体的方法。
鉴于上,为克服上述技术方案产品的不足,我们将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获取一种具有天然纤维的触感,手感蓬松,洗后不发硬、不板结,洗后脱羽率低、烘干速度快的毛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具有天然纤维触感又具有洗后不起球、脱羽率低、烘干速度快、且洗后不板结、不发硬的持久柔软快干毛圈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法进行生产:(1)通过先纺低捻粗纱,然后再与高支化纤纱并线、捻线给棉纱退捻的方法能规避化纤长丝对粗纱的束缚,为长丝纱在染整过程中的均匀收缩提供良好条件;(2)进行染整处理前,再采用温水浸轧方式对毛圈进行预定型,这样长丝在染整过程中会进一步的均匀收缩,每个毛圈上的化纤长丝都会沉到毛圈底部,对无捻粗纱的根部形成抱合,对毛圈上的短绒进一步固接,进而改善毛巾的洗后脱羽率。
本发明所述的毛圈织物为机织毛圈织物或针织毛圈织物,其毛圈纱由短纤维粗支纱和高支化纤长丝形成的合股纱,其中短纤维粗支纱的捻系数为200-330,捻向为“Z”向,进一步优选为220-270;所述的高支化纤长丝为DTY或FDY结构;所述合股纱的捻向为“S”向,捻度小于30捻/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未经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7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