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中央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7028.2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9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胡佳;杨瑞;谭江浩;董海雷;李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汇电云联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6 | 分类号: | F24F11/46;F24F11/64;F24F11/65;F24F11/70;F24F11/74;F24F11/77;F24F11/8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旭红;晏静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大道1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空调 系统 节能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中央空调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建筑基本数据,根据当前建筑基本数据得到当前建筑的负荷等级;每隔预设时间段,获取当前建筑内部的所有末端设备的实际温度值、实际湿度值和设定种类气体含量信息;获取当前建筑每个区域的人数;根据当前建筑的负荷等级、末端设备的实际温度值、实际湿度值和设定种类气体含量信息,计算所有末端设备的负荷达标率;根据负荷达标率以及当前建筑每个区域的人数更新末端设备的运行参数,并根据更新后的末端设备的运行参数控制末端设备运行。本发明关联了实际负荷需求,优化末端设备运行,避免存在有些末端设备在无人使用状况下满负荷工作,减少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方法、装置、中央空调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大型建筑的不断涌现和中央空调的普遍使用,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中央空调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 50%-60%,因此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在建筑节能技术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变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对中央空调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控制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成为可能。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传统的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策略是在内部环境能量需求一定的情况下控制末端各个设备的输入能量最低,以此达到节能的目的。显然将末端各设备孤立控制,提高单个设备的运行效率,而忽略末端各设备之间的耦合关系,加之中央空调负荷是随着气候条件、环境温度、人员流动情况、用电设备使用情况等影响动态变化,使得中央空调存在相当量的无效能耗。
因此,如何根据实际负荷需求控制末端各设备的运行状态,使之成为中央空调系统末端最优化的前提,实现节能控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方法、装置、中央空调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的将末端各设备孤立控制,提高单个设备的运行效率,而忽略末端各设备之间的耦合关系,加之中央空调负荷是随着气候条件、环境温度、人员流动情况、用电设备使用情况等影响动态变化,使得中央空调存在相当量的无效能耗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建筑基本数据,根据所述当前建筑基本数据得到当前建筑的负荷等级;
每隔预设时间段,获取当前建筑内部的所有末端设备的实际温度值、实际湿度值和设定种类气体含量信息;
获取当前建筑每个区域的人数;
根据所述当前建筑的负荷等级、所述末端设备的实际温度值、实际湿度值和设定种类气体含量信息,计算所有末端设备的负荷达标率;
根据所述负荷达标率以及当前建筑每个区域的人数更新末端设备的运行参数,并根据更新后的末端设备的运行参数控制末端设备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建筑基本数据得到当前建筑的负荷等级,包括:
根据建筑外部温度值及冷机工况条件,判断冷机运行工况和末端设备运行工况;所述冷机工况条件包括:供冷工况条件及供热工况条件;
将所述冷机运行工况、所述末端设备运行工况及所述建筑基本数据输入至建筑负荷模型,得到负荷等级及与所述负荷等级对应的末端设备的参考温度范围和参考新风量范围。
进一步地,与所述负荷等级对应的末端设备的参考温度范围,包括:
供冷工况下建筑负荷模型第一等级,与所述供冷工况下建筑负荷模型第一等级对应的末端设备的参考温度范围为:24℃-26℃;
供冷工况下建筑负荷模型第二等级,与所述供冷工况下建筑负荷模型第二等级对应的末端设备的参考温度范围为:27℃-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汇电云联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汇电云联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7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