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中央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7028.2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9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胡佳;杨瑞;谭江浩;董海雷;李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汇电云联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6 | 分类号: | F24F11/46;F24F11/64;F24F11/65;F24F11/70;F24F11/74;F24F11/77;F24F11/8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旭红;晏静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大道1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空调 系统 节能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建筑基本数据,根据所述当前建筑基本数据得到当前建筑的负荷等级;
每隔预设时间段,获取当前建筑内部的所有末端设备的实际温度值、实际湿度值和设定种类气体含量信息;
获取当前建筑每个区域的人数;
根据所述当前建筑的负荷等级、所述末端设备的实际温度值、实际湿度值和设定种类气体含量信息,计算所有末端设备的负荷达标率;
根据所述负荷达标率以及当前建筑每个区域的人数更新末端设备的运行参数,并根据更新后的末端设备的运行参数控制末端设备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建筑基本数据得到当前建筑的负荷等级,包括:
根据建筑外部温度值及冷机工况条件,判断冷机运行工况和末端设备运行工况;所述冷机工况条件包括:供冷工况条件及供热工况条件;
将所述冷机运行工况、所述末端设备运行工况及所述建筑基本数据输入至建筑负荷模型,得到负荷等级及与所述负荷等级对应的末端设备的参考温度范围和参考新风量范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负荷等级对应的末端设备的参考温度范围,包括:
供冷工况下建筑负荷模型第一等级,与所述供冷工况下建筑负荷模型第一等级对应的末端设备的参考温度范围为:24℃-26℃;
供冷工况下建筑负荷模型第二等级,与所述供冷工况下建筑负荷模型第二等级对应的末端设备的参考温度范围为:27℃-28℃;
供热工况下建筑负荷模型第一等级,与所述供热工况下建筑负荷模型第一等级对应的末端设备的参考温度范围为:22℃-24℃;
供热工况下建筑负荷模型第二等级,与所述供热工况下建筑负荷模型第二等级对应的末端设备的参考温度范围为:18℃-2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负荷等级对应的末端设备的参考新风量范围,包括:
与建筑负荷模型第一等级对应的末端设备的参考新风量范围为:30m3/人-40m3/人,与建筑负荷模型第二等级对应的末端设备的参考新风量范围为:30m3/人-50m3/人;
或者,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对应的新风量标准,调整末端设备的参考新风量范围。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建筑每个区域的人数,包括:
根据当前建筑每个区域的人脸识别装置或用户输入的人数,确定当前建筑每个区域的人数。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负荷达标率以及当前建筑每个区域的人数更新末端设备的运行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负荷达标率以及当前建筑每个区域的人数,计算当前建筑的每个区域的所需冷负荷或热负荷、风机频率以及新风量,根据计算的结果更新末端设备的运行参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建筑的每个区域的新风量通过如下公式获得:
Qm=N×qm
其中,Qm为所需新风量,单位为m3/h,N为当前建筑的每个区域的人数,qm为每人所需要的新风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汇电云联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汇电云联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70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