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功率模型预测的制氢系统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4426.9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0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鑫;井延伟;秦晓亮;魏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00;G06Q50/06;G06Q10/04;C25B15/023;C25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张乾桢 |
地址: | 05000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功率 模型 预测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功率模型预测的制氢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读取集成制氢设备的多端交直流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运行信息,并作为步骤二、步骤三的输入,步骤二:确定电解槽最佳工作范围,根据步骤一中得到的制氢系统历史运行信息和先验知识,得出制氢系统功率和氢气产出关系,确定电解槽运行效率的最佳功率范围;步骤三:预测制氢系统下一时刻最大功率,根据步骤一中得到的风电、光伏系统的历史运行信息,拟合出制氢系统功率的预测函数,综合储能系统的当前状态,得到制氢系统下一时刻最大功率预测值;步骤四:根据制氢系统的下一时刻预测功率与当前运行状态,确定电解槽和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功率模型预测的制氢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面对化石能源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氢能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在全球资源中总体含量高,并且具有单位热值较高,密度小,利用后的产物清洁无污染等诸多优势,能够帮助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出力,解决电力能源消纳与储存问题,能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目前,为了充分消纳可再生能源,随着氢氧燃料电池,氢燃气轮机等以氢为基础电源的发展,集成制氢设备的多端交直流可再生能源系统在电网中的比例逐渐提高。
图1描述了一种典型的集成制氢设备的多端交直流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等效结构图,其中交流系统1,交流系统2,…,交流系统n等通过VSC1,VSC2,…,VSCn等换流站连接到直流母线。风电系统通过AC/DC整流器接入直流母线,光伏系统通过DC/DC变换器接入直流母线,储能设备通过DC/DC变换器接入直流母线,制氢系统通过DC/DC变换器接入直流母线。其中制氢系统由电解槽1,电解槽2,…,电解槽n构成。
电解槽工作特性比较特殊,刚开始启动时,工作电流主要用于提升电解槽温度,需要将电解液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开始产生氢气,这造成了低功率下电解槽的工作效率较低。由于电解槽的内部特性,电解槽的运行功率不能低于某一限额,否则氢气和氧气混合可能达到爆炸的浓度极限。与此同时,光伏、风电机组的有功出力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这造成了功率一定程度下的不可预测性。因此,制氢系统需要兼顾安全性,高效性和精确性,这给集成可再生能源的制氢系统控制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模型预测的制氢系统控制方法,能够在保证制氢系统在电解槽安全运行范围内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电解槽低功率工况,提高氢气制备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功率模型预测的制氢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读取集成制氢设备的多端交直流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运行信息,并作为步骤二、步骤三的输入,所述运行信息包括光伏、风电机组,储能系统以及制氢系统的功率,制氢系统的氢气产出体积,以及投入运行的电解槽数量等数据的历史信息与当前信息;
步骤二:确定电解槽最佳工作范围,根据步骤一中得到的制氢系统历史运行信息和先验知识,得出制氢系统功率和氢气产出关系,确定电解槽运行效率的最佳功率范围;
步骤三:预测制氢系统下一时刻最大功率,根据步骤一中得到的风电、光伏系统的历史运行信息,拟合出制氢系统功率的预测函数,综合储能系统的当前状态,得到制氢系统下一时刻最大功率预测值;
步骤四:根据制氢系统的下一时刻预测功率与当前运行状态,确定电解槽和储能系统控制策略,具体的,根据步骤三中得到的制氢系统下一时刻预测值最大功率预测值和当前运行电解槽数量,确定是否增加或减少投入运行的电解槽数量,和储能系统的功率。
进一步的,步骤一:读取集成制氢设备的多端交直流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运行信息,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44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