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面自动收油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2094.0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9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能;虢清伟;陈思莉;黄大伟;张政科;邴永鑫;王骥;常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黄公安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自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上油污回收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水面自动收油系统,包括:工作站,所述工作站能够放置多个集油桶;水上机器人,包括:装载台,所述装载台能够承载一个所述集油桶,所述水上机器人能够带着集油桶在水上移动并能够将收集到的油送入到所述集油桶中;收油机构,用于收集漂浮在水面上的油污,设置在装载台的前端;第一对接件,同轴设置在所述装载台上,且第一对接件与收油机构的出油端连通,在所述集油桶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对接件,所述第一对接件与第二对接件能够可拆卸地对接并在对接后实现集油桶与收油机构的连通。本发明的系统能够自动地实现对水面上液体危化品的收集并装入到集油桶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回收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水面自动收油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海底管网规模将会日益增大,对海洋生态环境存在潜在风险,一旦发生管线穿孔、意外事故、人为破坏等造成原油泄漏,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国际纠纷。更为严重的是,泄漏的原油漂浮在海洋或其他水域中,将严重破坏海洋、海岸及其它水域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生态破坏。而国内外海洋平台和海底管线就曾多次发生重大安全试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造成了严重的海洋生态环境污染。例如,在2010年发生墨西哥湾的原油泄漏事故,由于当时缺乏专业的集油装置,从而造成了大量的原油泄漏到海洋内,致使海洋内大量的生物死亡,严重破坏了海洋生物链,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后需要通过有效的回收装置将泄漏的石油尽可能的回收,从而将事故损失及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现有的海上石油回收办法通常有:应用人工放置围油栏等海上漂浮装置把浮油包围起来,防止其进一步的扩散,并用船舶借助网进行回收,收集后仍然会剩余一部分无法回收的呈薄膜的石油或分散在水中的石油乳化物,通常会使用化学试剂或者微生物分解的方式进行处理,但化学方法可能造成二次污染,而生物降解则作业条件苛刻、处理周期长。以上方法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效率较低,存在着局限性。同时泄漏的石油都难以做到较高的回收再利用率。因此现需一种水上收油机。
中国专利CN201910403698.4公开了一种海上原油泄漏处理设备,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设有储存泄漏原油的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右壁内设有将原油与水分离的分离腔,所述分离腔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分离腔右壁内设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内可滑动的设有伸缩块。
该处理设备通过储油腔储备收集的原油,容量有限,且在储油腔盈满时,该处理设备需再讲储油腔内的原油排放至指定地点,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水上收油系统,能够实现将水面上的油自动收集到油桶,并将装满油的油桶自动放置到工作站。
一种水面自动收油系统,包括:
工作站,所述工作站能够放置多个集油桶;
水上机器人,包括:
装载台,所述装载台能够承载一个所述集油桶,所述水上机器人能够带着集油桶在水上移动并能够将收集到的油送入到所述集油桶中;
收油机构,用于收集漂浮在水面上的油污,设置在装载台的前端;
第一对接件,同轴设置在所述装载台上,且第一对接件与收油机构的出油端连通,在所述集油桶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对接件,所述第一对接件与第二对接件能够可拆卸地对接并在对接后实现集油桶与收油机构的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上收油机还包括有油量监测机构,所述油量监测机构包括:
三通管,其两连通口分别与收油机构的出油口和第一对接件连通;
直角管,其一端口与三通管的另一连通口连通,且直角管的另一端口沿竖直方向延伸并高于装载台上集油桶的顶部;
液位计,同轴设置在直角管的远离三通管的一端处,用于对直角管内的液位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2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