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式可移动绞车底盘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09352.X | 申请日: | 202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9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邹县;张永杰;黄东宁;吕会庆;刘小哲;朱林;王小东;邢旭东;翟廷军;刘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地华泰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3/00 | 分类号: | F16M3/00;B66D1/28;B66D1/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郑俊彦 |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移动 绞车 底盘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式可移动绞车底盘及其使用方法,在底盘本体的前、中、后段两侧对应位置分别设置2根液压单体支柱,通过单体支柱固定支架固定在底盘本体上,单体支柱固定支架由固定底座、限位槽钢和卡箍组成,固定底座内侧上端焊接有限位槽钢,限位槽钢上部通过卡箍固定液压单体支柱;在底盘本体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2组下支撑油缸;在底盘本体前、后端设置两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支撑机构、行走车轮、轴销和固定销,行走车轮通过轴销固定于行走支撑机构上,行走支撑机构和行走车轮对应位置处均留有固定孔,用于安装固定销从而限定行走车轮。本发明使绞车的移动和固定更便捷、更省力,极大的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采矿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式可移动绞车底盘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设备列车是综采工作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综采电气设备、电缆布置和存储在各平板车上,随工作面推进靠轨道移动前移,而设备列车的移动通常使用牵引绞车作为动力。通常在设备列车前后各安装一部绞车,设备列车的车盘在轨道上被绞车牵引移动,牵引绞车通常会通过锚杆、液压支撑单体、点柱等方式固定在底板上,移动时(当煤矿辅助运输使用无轨化运输时)通常使用矿用防爆脚轮车或矿用防爆装载机牵引,以上绞车的固定方式和牵引方式有以下弊端:绞车使用锚杆固定方式时,每移动一次绞车,都需要在绞车底盘上打注固定金属锚杆;如果使用液压单体支柱或点柱固定方式时,移动完绞车后,这些液压单体支柱、点柱都要再分别移动;而使用车辆牵引绞车移动时,由于绞车底盘接触巷道地板面积较大,牵引绞车底盘时阻力非常大,车辆牵引较为困难。
因此,如何快捷、方便、安全、高效的移动牵引绞车,提高采矿工作效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式可移动绞车底盘,改变传统的绞车牵引和固定方式,实现快捷、方便、安全、高效的移动牵引绞车,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采矿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轮式可移动绞车底盘,包括底盘本体,绞车固定于所述底盘本体的中央,在所述底盘本体的前、中、后段的两侧对应位置分别设置2根液压单体支柱、共6根,各液压单体支柱通过单体支柱固定支架固定在底盘本体上,所述单体支柱固定支架由固定底座、限位槽钢和卡箍组成,固定底座内侧上端焊接有限位槽钢,限位槽钢上部通过卡箍固定液压单体支柱,所述限位槽钢方向与液压单体支柱方向一致;在底盘本体的前、后两端还分别设置有2组下支撑油缸,一组为2个;同时在底盘本体的前、后端设置两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支撑机构、行走车轮、轴销和固定销,行走车轮通过轴销固定于行走支撑机构上,行走支撑机构和行走车轮对应位置处均留有固定孔,用于安装固定销从而限定行走车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6根液压单体支柱中,最前端的2根与底盘本体呈30~40度夹角,剩余4根均垂直于底盘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6根液压单体支柱的伸缩行程为150~200cm。
进一步的,位于底盘本体中段和后端的两组液压单体支柱间,通过焊接在两侧限位槽钢端部的横向槽钢连接。
进一步的,各液压单体支柱顶部伸出端设有上支撑结构。
进一步的,各下支撑油缸向下伸出端设有下支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撑油缸的伸缩行程为25~30cm。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本体的长为3~5m、宽为1~2m。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所述绞车底盘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底盘本体完全与巷道底板接触,前后两头的行走车轮处于收起状态,6根液压单体支柱均处于伸出状态,伸出端支撑于巷道顶,整个绞车底盘受到液压单体支柱向下的力,将绞车牢牢固定在巷道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地华泰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地华泰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9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