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式可移动绞车底盘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09352.X | 申请日: | 202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9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邹县;张永杰;黄东宁;吕会庆;刘小哲;朱林;王小东;邢旭东;翟廷军;刘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地华泰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3/00 | 分类号: | F16M3/00;B66D1/28;B66D1/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郑俊彦 |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移动 绞车 底盘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轮式可移动绞车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绞车(2)固定于所述底盘本体的中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盘本体的前、中、后段的两侧对应位置分别设置2根液压单体支柱(3)、共6根,各液压单体支柱通过单体支柱固定支架(4)固定在底盘本体上,所述单体支柱固定支架由固定底座(4-1)、限位槽钢(4-2)和卡箍(4-3)组成,固定底座内侧上端焊接有限位槽钢,限位槽钢上部通过卡箍固定液压单体支柱,所述限位槽钢方向与液压单体支柱方向一致;在底盘本体的前、后两端还分别设置有2组下支撑油缸(5),一组为2个;同时在底盘本体的前、后端设置两组行走机构(6),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支撑机构(6-1)、行走车轮(6-2)、轴销(6-3)和固定销(6-4),行走车轮通过轴销固定于行走支撑机构上,行走支撑机构和行走车轮对应位置处均留有固定孔(6-5),用于安装固定销从而限定行走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轮式可移动绞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6根液压单体支柱(3)中,最前端的2根与底盘本体呈30~40度夹角,剩余4根均垂直于底盘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轮式可移动绞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6根液压单体支柱(3)的伸缩行程为150~20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轮式可移动绞车底盘,其特征在于,位于底盘本体中段和后端的两组液压单体支柱间,通过焊接在两侧限位槽钢端部的横向槽钢(4-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轮式可移动绞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各液压单体支柱(3)顶部伸出端设有上支撑结构(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轮式可移动绞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各下支撑油缸(5)向下伸出端设有下支撑结构(5-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轮式可移动绞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油缸(5)的伸缩行程为25~30cm。
8.根据权利要求1~4或6任一项所述轮式可移动绞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本体(1)的长为3~5m、宽为1~2m。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绞车底盘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底盘本体(1)完全与巷道底板接触,前后两头的行走车轮(6-2)处于收起状态,6根液压单体支柱(3)均处于伸出状态,伸出端支撑于巷道顶,整个绞车底盘受到液压单体支柱向下的力,将绞车牢牢固定在巷道底板上;
当绞车(2)需要向前移动时,操作液压阀,将液压单体支柱(3)回缩至最短位置、同时使4个下支撑油缸(5)向下伸出撑在巷道底板,使底盘本体离开地面,行走车轮(6-2)绕轴销(6-3)转动,将行走车轮调整至合适位置,将固定销(6-4)插入行走支撑机构(6-1)和行走车轮的固定孔(6-5)中,此时底盘本体仍处于升起位置;然后操纵液压阀时4个下支撑油缸回缩,4个行走车轮受力,绞车底盘处于可移动状态,即可借助行走车轮牵引绞车底盘进行移动,液压单体支柱和绞车均同时向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地华泰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地华泰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93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