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式智能灭火救援装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8901.1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3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蒋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凯隆消防装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A62C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22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智能 灭火 救援 装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式智能灭火救援装备,包括设置在车体前端的灭火设备、其内部的供电组和中央处理器,车体上端安装有机械臂,机械臂上端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前端设有激光测距仪、红外成像仪和火灾探测器,其上端安装有摄像仪,车体前端设有障碍物检测仪和烟雾传感器,红外成像仪、激光测距仪、障碍物检测仪、火灾探测器和烟雾传感器输出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输入端电连接,且中央处理器输出端分别与摄像仪和灭火设备电连接,且车体内部还设有与中央处理器输出端电连接的驱动器,驱动器分别与设置在车体下端的移动轮和机械臂电连接;该灭火救援装备,可第一时间将厂房的火情进行控制,大大减少货物的损失,同时使适用于车间、档案室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援装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式智能灭火救援装备。
背景技术
救援是指个人或人们,在遭遇灾难或其他非常情况(含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突发危险事件等)时,获得实施解救行动的整个过程;而救援事业是指能够做长久完善地准备和随时随地能够及时实施解救行动的事务;而救援产业,则是一个以完善的体系、系统或链条为平台、以自身的系统化规模化模式化等为基础、能够长久完善地准备、随时随地实施解救行动并能够最终实现各方应有受益和收益的实业经济,在进行救援灭火时,装备主要包括灭火器材、消防器材装备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救生抢险器材、空气呼吸器等。
现有的厂房一般是用来储存货物的地方,且具有较大的面积,一般会在厂房的角落里放置几组普通的手持灭火器,但当厂房没人,出现火灾的时候,不能第一时间进行灭火处理,且一般货物可燃性较强,将会造成大量的损失,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立体式智能灭火救援装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式智能灭火救援装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式智能灭火救援装备,包括设置在车体前端的灭火设备、其内部的供电组和中央处理器,所述车体上端安装有机械臂,且机械臂上端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端分别设有激光测距仪、红外成像仪和火灾探测器,且其上端安装有摄像仪,所述车体前端分别设有障碍物检测仪和烟雾传感器,所述红外成像仪、激光测距仪、障碍物检测仪、火灾探测器和烟雾传感器输出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输入端电连接,且中央处理器输出端分别与摄像仪和灭火设备电连接,且车体内部还设有与中央处理器输出端电连接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分别与设置在车体下端的移动轮和机械臂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灭火设备包括设置在车体内部的第一灭火罐、第二灭火罐、增压泵和车体上端依次连接的灭火剂导管、灭火高压喷头,两个所述第一灭火罐分别通过连接管与增压泵输入端连接,且每个连接管表面均设有控制阀,所述增压泵输出端与灭火剂导管下端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体前端设有放置槽,所述烟雾传感器和障碍物检测仪均位于放置槽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械臂底端设有通过驱动器控制的第二转动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灭火设备还包括第一转动器,第一转动器内部为中空结构,且灭火剂导管下端与灭火剂导管内部连通,且增压泵输出端通过密封轴承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器转动范围为0度至270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摄像仪与移动终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央处理器输出端还电连接有声光报警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车体内部后端设有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的负压泵,所述车体后侧对称设有两组折叠管,所述折叠管另一端均连接有吸盘,所述负压泵分别通过真空管贯穿折叠管内部与吸盘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凯隆消防装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凯隆消防装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8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