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载加尼舍替与他达拉非的酶响应杂化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4577.6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9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聂广军;赵颖;程小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7/59;A61K47/60;A61K47/62;A61K31/496;A61K31/498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蔡文雅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载加尼舍替 达拉非 响应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包载加尼舍替与他达拉非的酶响应杂化纳米粒,其特征在于,该纳米粒包括两亲性聚合物纳米粒子和包裹于两亲性聚合物纳米粒子外层的一种酶响应两亲性多肽的脂质体,还有包埋于所述的两亲性聚合物纳米粒子膜上的疏水性药物他达拉非以及包埋于外层的一种酶响应两亲性多肽的脂质体膜上的疏水性药物加尼舍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载加尼舍替与他达拉非的酶响应杂化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酶响应两亲性多肽是可与MMP-2响应的多肽MRP,MRP序列为SDK(C18)SGPLGIAGQSK(C18)DS,两亲性多肽含有特异性切割序列GPLG-IAGQ为MMP-2酶切识别位点,此外含有两个亲水性氨基酸天冬氨酸和丝氨酸可增加亲水性,两个连接在赖氨酸侧链的十八烷构成了两亲性分子的疏水部分,它可以通过疏水作用力与脂质体主要成分之一的磷脂的尾部相互作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载加尼舍替与他达拉非的酶响应杂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制备酶响应两亲性多肽-脂质体-药物组合物,所使用的方法为薄膜分散法;再制备聚合物-药物组合物时,所使用的方法为复乳法;最后通过脂质体挤出器将两种纳米粒包裹在一起,具体步骤如下:
(1)用聚合物-药物组合物水溶液水合酶响应两亲性多肽-脂质体-药物组合物薄膜至悬液;
(2)将步骤(1)液体悬液用400、200、100nm的聚碳酸酯膜挤出;
(3)将步骤(2)液体悬液用离心机高速离心后用去离子水重悬,得到最终包载加尼舍替与他达拉非的酶响应杂化纳米粒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载加尼舍替与他达拉非的酶响应杂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酶响应两亲性多肽-脂质体-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为:
(1)将MMP-2响应性的两亲性多肽MRP、卵磷脂、DSPE-PEG(2000)、胆固醇、疏水性药物,分别溶于有机溶剂,制成溶液;
(2)将上述溶液置于蒸馏瓶中通过旋蒸仪旋蒸成为分散良好的薄膜直至除尽有机溶剂,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载加尼舍替与他达拉非的酶响应杂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亲性聚合物与疏水性药物分别溶于有机溶液中,再加入水,探头超声形成第一乳液;
(2)将第一乳液与高浓度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混合,然后超声处理形成第二乳液;
(3)将第二乳液加入低浓度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搅拌均匀后用旋蒸仪除去有机溶剂;
(4)将步骤(3)所述液体用离心机高速离心后用去离子水重悬得到聚合物-药物组合物悬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载加尼舍替与他达拉非的酶响应杂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卵磷脂为大豆卵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或蛋黄卵磷脂;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无水乙醇、丙酮、二甲基亚砜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载加尼舍替与他达拉非的酶响应杂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尼舍替与酶响应两亲性多肽-脂质体质量比为1:2-40,其中,加尼舍替用量为0.5-10重量份,磷脂用量为0.1-40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载加尼舍替与他达拉非的酶响应杂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性药物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他达拉非与两亲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2-4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载加尼舍替与他达拉非的酶响应杂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液为甲醇、无水乙醇、二氯乙烷、三氯乙烷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胆酸钠、聚乙烯醇、吐温80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述的第一乳液水溶液中,高浓度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2wt%;第二乳液水溶液中,低浓度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6wt%。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包载加尼舍替与他达拉非的酶响应杂化纳米粒在制备治疗肝癌术后残余的肿瘤组织进行杀伤及调控肿瘤微环境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45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